男人帮 > 奇闻 > 正文

​中国迈出行星探测第一步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时间:2024-02-27 03:14

来源:男人帮

点击:

中国迈出行星探测第一步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中国迈出行星探测第一步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中国迈出行星探测第一步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中国迈出行星探测第一步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报道)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中国迈出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奔向火星,这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执行应用性发射,成功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着陆巡视器和环绕器组成,着陆巡视器包括进入舱和火星车。

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人类探测火星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2020年之前共实施了44次火星探测任务,只有8次成功着陆,比率仅为18%。

本次任务成功后,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进程中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中国航天走向更远深空的里程碑工程。”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说。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级,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先进水平,为探月工程、深空探测、载人航天等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国际火星探测已取得了丰富成果,发现了曾经有水、甚至现在还存在水的若干证据,极大激发了人们在火星寻找生命的热情,也成为当前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

执行天问一号任务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火星探测器均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

本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40次发射。

相关报道:中国拉开火星探测序幕

(报道)据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刘峣):踏上“天问”之旅,中国人与火星的距离从未如此之近。随着火星探测序幕拉开,“天问一号”将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对火星“环绕、着陆、巡视”三大目标,获取火星探测科学数据,迈出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发射窗口开启 跨越亿万千米的星球“探险”

由于火星距离地球遥远,因此探测火星需要选择其与地球距离较近的时机,这样的机会每隔26个月才有一次,而今年7月到8月正是火星探测器发射的窗口期。

从7月23日开始,地球和火星的距离将缩短到1亿千米以内。发射时间确定后,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把火星探测器发射至地火转移轨道,此后在地面测控系统的支持下进入环火椭圆轨道,运行到选定的进入窗口。随后,探测器将进行降轨控制,释放着陆巡视器组合体。着陆巡视器组合体成功软着陆后,火星车将与着陆平台分离,开展区域巡视探测和相关工程实践活动。环绕器将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链路,并开展环绕科学探测。

这段看似简单的旅程,实际上充满着挑战和凶险。相比登月所跨越的38万千米,地球到火星几千万千米的距离,对飞行器的测控通信是一项巨大的考验。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以后,将“赶路”7到8个月的时间,预计在明年2月到达火星的引力势场以内,然后再经过火星的捕获,才能到达火星。

今年10月14日前后,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将缩短到6200万千米,是两者相对最接近的时候。此时,火星、地球、太阳将在太空中排成一条直线,形成天文学上的“火星冲日”。这一天是从地球上观测火星的最佳时机。届时,当我们从地球“遥望”火星时,“天问一号”也将在奔向火星的路上。

“胖五”创造历史 运载火箭拓宽中国航天舞台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承载此次“天问一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创造中国航天的新历史。

——这是长征五号火箭的第一次工程应用性任务,标志着长征五号火箭已经具备执行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的条件,承载起中国人探索行星的发射使命。

——为摆脱地球引力,火星探测器需要加速到超过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从而去往火星。我国目前的运载火箭中,只有长征五号具备这一能力。如果发射成功,这将是我国运载火箭飞出的最快速度,也会是我国运载火箭首次执行地火转移轨道发射任务。

——作为我国发射的重量最重的深空探测器,火星探测器的重量达到5吨。在全世界范围内,这一重量的火星探测器也是屈指可数,对运载火箭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作为我国推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运载能力接近25吨,使我国现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不同于目前常规火箭使用的化学燃料,长征五号的燃料大部分是-183℃的液氧和-253℃的液氢,被称为“冰箭”。与此同时,长征五号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和液氧煤油发动机均为全新研制,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单台的推力是目前中国火箭发动机中推力最大的。

——除此以外,长征五号火箭采用的5米大直径箭体结构、全新活动发射平台、三型高性能环保型火箭发动机等大量新技术,技术跨度大、研制难度高,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创新的最高水平。

从1986年启动设计论证,到2006年正式立项,再到2016年首飞成功,长征五号从无到有、进入世界主流火箭阵营,见证了中国航天人十年铸一“箭”的艰辛探索。

从2017年长征五号遥二任务发射失利,到2019年遥三火箭重整行囊、圆满回归,再到今年长征五号B遥一首飞成功、遥四火箭蓄势待发,中国大火箭正在走向世界航天舞台的中央。

活动发射平台 大火箭升空“稳稳的”

随着长征五号遥四火箭静待发射,有“大火箭”座驾之称的活动发射平台吸引了不少目光。据了解,这套活动发射平台是我国规模最大、承载能力最强、系统最复杂、技术最先进的发射平台。当倒计时结束之时,活动发射平台将把大火箭稳稳地送上太空。

我国现役的各型号发射平台的规模是根据现役运载火箭的实际情况研制的。其中,承载此次发射任务的“大火箭”活动发射平台是由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最新研制的。活动发射平台高近70米,相当于24层楼的高度;台体的上表面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半篮球场,整个平台自重近2000吨。

与以往的发射平台相比,“大火箭”发射平台还少了供电车辆。发射平台上集成了原来发射塔上的上百台地面设备,火箭的总装、测试、跟地面设备的接口关系,都可以在技术厂房完成。这样在运输过程中就能够保持接口不变、状态不变,可以直接运输到固定塔。科研人员的目标是三四天就完成发射准备工作,火箭在发射塔的准备流程可以成倍缩短。

在“大火箭”活动发射平台的上表面,有12根柱子一样的支撑装置,这是火箭在发射台上的“座椅”,研制人员用了3年多的时间开发出了“十二点调平技术”,让火箭可以“坐”得又直又稳,这不仅让火箭受力较好,而且有利于火箭的瞄准、发射。

“大火箭”活动发射平台上,像这样的新技术还有十几项,它们都是确保火箭安全、稳妥、可靠的基石。正是这些先进的技术,才让“大火箭”活动发射平台的先进性遥遥领先于国内已有的发射平台。

飞控测控升级 “探火”全程有保障

在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北京飞控中心将担任指挥决策中心、控制计算中心、数据处理中心、信息交换中心和飞行器长期管理中心。作为任务飞行控制中心,北京飞控中心还承担着地火转移轨道控制、火星环绕捕获控制、火面遥操作控制和环绕器运行管理等任务。

据介绍,此次任务将全面采用新一代飞控软硬件系统。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相对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任务,具有航天器平台新、探测领域新、实施周期长、测控模式复杂、轨道控制要求高以及应急处置难度大等特点难点。为此,北京中心科研人员近期开展了多次可靠性测试、压力测试和稳定性测试,完成了软件第三方评测,并通过各项联调演练,全面、系统地检验了新一代软件系统以及国产化硬件平台的功能性能和协同工作的匹配性,为任务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深空站、佳木斯深空站将为其提供全程测控支持。火星探测器最远探测距离近4亿千米,地火转移时间近7个月,对测控通信系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考验。为此,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重点对两个深空站的对频率综合系统、多功能数字基带、监视和控制系统设备软硬件进行升级,为任务执行提供更加稳定、强大的测控保障。

多国同台竞技 中国实现“绕落巡”一步到位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火星探测已成为目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国际航天大国竞争的主要“竞技场”。今年7月到8月,中国、美国和阿联酋三国的火星探测器将“同台竞技”,原计划同期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欧洲航天局则将计划推迟到2022年。

7月20日,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由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成功发射升空。如果一切顺利,“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将于2021年初阿联酋成立50周年之际抵达火星轨道。

“希望”号不仅是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也是阿拉伯世界首个火星探测器。它重约1.5吨,设计寿命为2年,主要任务是观测火星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以及火星气候的变化等。与中美两国计划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不同,“希望”号不会在火星着陆,而是在距火星表面2万至4万千米的轨道上环绕火星运行。“希望”号绕火星运行一周需要大约55小时,它将持续围绕火星运行至少两年。

美国也将在今年再探测火星。美国航天局“毅力”号火星车计划于7月30日发射升空,并将携首架火星直升机“机智”号一同前往火星,其任务包括寻找可能在火星上存在过的生命迹象、探索火星的气候和地质特征、为人类登陆和探索火星探路等。此外,“毅力”号还将携带43根样品管,将采集到的岩石和土壤样品妥善封装,等2030年前后的下一次火星探测任务时,把样品带回地球。

根据计划,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此外,任务还设定了五大科学目标,主要涉及空间环境、形貌特征、表层结构等研究。为此,火星探测器搭载了13种有效载荷,其中环绕器上7种、着陆器上6种,届时将对民众关注的科学问题开展探测。中国发射火星探测器,既是为了研究火星、为人类寻找未来家园,也能够反观自身、探究地球的过去和将来。

相关报道: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对外发布“天问一号1:1着陆平台和火星车”

(报道)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庞静然 吴天白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今天(22日),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正式对外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1∶1着陆平台和火星车”。在即将实施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火星车将承载火星表面巡视探测等重要使命,为中国打开火星之门,使我们真正进入深空、走近火星,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此次火星探测是我国行星探测阶段的首次任务,也是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全新的里程碑,将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从未有过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

火星车在火星上到底如何工作

到达火星后,火星车将在火星表面工作90多天,除了要进行探测作业,还会将它在亿万公里之外的所见所闻传回地球,帮助我们认识火星、了解火星。那么火星车在火星上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

火星车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竖立在前端的桅杆,顶端的方形设备就像机器人的脑袋。而顶端的方形盒子,就是火星车的“眼睛”,上面有帮助火星车避开障碍来实施前行实时探测的全景相机,还有识别矿物质成分的多光谱相机。

在火星车上,还装有4个“大翅膀”,这正是太阳能电池板。除此之外,火星车还配有探测雷达、磁场探测仪和气象测量仪,可以对火星进行全方位的探测。

登上火星的太空运输车——着陆平台

和火星车一起亮相的还有1∶1着陆平台,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它将搭载火星车着陆到火星地表,迈出中国火星探测的第一步。

着陆平台,也叫着陆器,和火星车加起来是1300公斤,它载着火星车要完成进入大气减速下降、落火、延伸坡道,随即火星车就可以走到火星表面,开展探测作业。

着陆平台载着火星车,从进入火星大气层到降落到火星地表只有短短七八分钟,却被人们称为“恐怖7分钟”,因为这过程中电磁信号是完全被屏蔽掉的,要完全依靠着陆器的自身本事。

相关报道: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升空!预计7个月后抵达火星周围

(报道)据ETtoday(蔡绍坚):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23日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预计会在地球火星转移轨道飞行7个月,到达火星附近后,透过「煞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星轨道,寻找机会展开着陆、巡视等任务。

根据《央视》报导,「天问一号」任务有两大工程目标,第一是突破火星制动捕获、进入/下降/着陆、长期自主管理、远距离测控通信、火星表面巡视等关键技术,实现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获取火星探测科学数据,实现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

第二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深空探测工程体系,包括设计、制造、试验、飞行任务实施、科学研究、工程管理以及人才队伍,推动我国深空探测活动可持续发展。

科学目标方面,主要是实现对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研究。

相关报道:俄专家:若中国登陆火星将是一个巨大成功

(报道)据俄罗斯卫星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7月23日电 俄罗斯科学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学科室主任伊戈尔·米特罗法诺夫表示,中国向火星发射着陆平台和火星车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该任务最大难点是登陆火星。

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7月23日发射升空。

日本火箭搭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开发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于7月20日发射升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恒心”号火星探测车预计将于7月30日发射升空。

米特罗法诺夫说:“我们应为中国感到高兴,他们是好样的。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国直接决定发射火星轨道飞行器、着陆平台和火星车,环绕、着陆一步到位。这绝对是野心勃勃的计划。中国完全有机会加入火星大国之列。”

他强调称:“进入火星轨道,这是一个常规的任务。但火星表面着陆,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苏联在1971年经发射探测器在火星着陆,但未能在火星表面进行探测,但成功着陆。我们很感兴趣的是,中国同行利用哪一种技术实现火星着陆。如果中国成功在火星着陆,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这是一个最难的阶段,不是所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如果中国成功,这将是最高的荣耀。”

米特罗法诺夫还表示,非常关心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前灭菌消毒的问题。他还说,中国方面没有透露是否进行消毒,目的是防止地球细菌带到火星。

他指出:“如果火星一旦适合细菌繁殖,那么很容易将地球细菌带过去,然后无法鉴别地球细菌还是火星上的细菌。”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湖南发现神秘四不像生物 印尼奇俗挖亲人遗体装扮

​湖南发现神秘四不像生物 印尼奇俗挖亲人遗体装扮

湖南发现神秘四不像生物 印尼奇俗挖亲人遗体装扮 像鸟像蜂像蝶又像蛾 湖南发现四不像生物 湖南常德市的一名摄影师在桃源县枫树乡一池塘边拍摄蝴蝶,意外的拍摄到了一只像鸟、像...

2024-02-27 03:12:56

​为什么会出现双头动物?从进化的角度看,为何双头很罕见?

​为什么会出现双头动物?从进化的角度看,为何双头很罕见?

为什么会出现双头动物?从进化的角度看,为何双头很罕见? 1988年11月,陕西长安县宫子村的村民在玉米地里干活时,看到了一条奇怪的 蛇 ,这条蛇竟然长着两个头,由于太过罕见,...

2023-11-21 12:00:35

​他是林帅的亲弟弟,性格和林截然相反,为保护师政治部主任牺牲

​他是林帅的亲弟弟,性格和林截然相反,为保护师政治部主任牺牲

他是林帅的亲弟弟,性格和林截然相反,为保护师政治部主任牺牲 林帅一家为革命的牺牲很大,他的两个堂兄林育英和林育南都为我党我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只可惜都英年早逝。除此...

2023-11-21 11:58:05

​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 海伦娜闪蝶标本能换辆车

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 海伦娜闪蝶标本能换辆车 蝴蝶是 地球 上最美丽、最多样化的 昆虫 ;蝴蝶也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动物,这些美丽的昆虫有25万种,每一种都美得惊人。美丽而 梦...

2023-11-21 11:55:35

​世界上最罕见的5种蛇,蓝血蛇价格在500万左右

​世界上最罕见的5种蛇,蓝血蛇价格在500万左右

世界上最罕见的5种蛇,蓝血蛇价格在500万左右 众所周知, 蛇 是一种冷血动物,世界上蛇的种类有3000多种,其中有600多种蛇是有毒的,其余是无毒的。那么,你知道 世界上最罕见的蛇...

2023-11-21 11:53:06

​乾隆皇帝和皇帝一样多 余生不再进入济南长春宫40年

​乾隆皇帝和皇帝一样多 余生不再进入济南长春宫40年

乾隆皇帝和皇帝一样多 余生不再进入济南长春宫40年 随着清宫戏剧“燕西战略”的流行,乾隆皇帝和福查皇后CP进入我们的视野。人们不禁感叹乾隆是一种迷恋。事实上,Fucca女王是乾...

2023-11-21 11:50:36

​世界上最凶狠的剃刀龟,会互咬也会咬人

​世界上最凶狠的剃刀龟,会互咬也会咬人

世界上最凶狠的剃刀龟,会互咬也会咬人 说起世界上最凶的乌龟,除了臭名昭着大鳄龟和鹰嘴龟之外,还有一种烈性龟,那就是剃刀龟,成年剃刀龟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会互咬也会咬人...

2023-11-21 11:48:07

​世界上最毒的青蛙,黄金箭毒蛙体长不超5厘米

​世界上最毒的青蛙,黄金箭毒蛙体长不超5厘米

世界上最毒的青蛙,黄金箭毒蛙体长不超5厘米 青蛙别称蛙、蛤蟆等,是 两栖动物 ,全球有6000多种,以 昆虫 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必须栖息於水边,中国的有130种左右,几乎都是...

2023-11-21 11:45:37

​世界上最大的螃蟹是什么蟹?杀人蟹寿命可达100年

​世界上最大的螃蟹是什么蟹?杀人蟹寿命可达100年

世界上最大的螃蟹是什么蟹?杀人蟹寿命可达100年 对于人类来说, 螃蟹 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食。说起螃蟹的煮法,大概可以有清蒸螃蟹、红烧螃蟹、香辣螃蟹...

2023-11-21 11:43:07

​吸收甲醛的植物是什么?

​吸收甲醛的植物是什么?

吸收甲醛的植物是什么? 甲醛是人体最有害的化学物质。它能引起癌症。有些人在装修新房子时买一些植物来净化空气。虽然所有的植物都能给空气质量带来一些好处,但有些植物在去...

2023-11-21 11:40:38

​世界十大悲惨监狱,关进去后绝对生不如死

​世界十大悲惨监狱,关进去后绝对生不如死

世界十大悲惨监狱,关进去后绝对生不如死 你可能无法想象世界上最残酷的监狱会是什么样?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进入监狱,提及最残酷监狱,难免让人心中忐忑,惴惴不安。本来...

2023-11-21 11:38:08

​世界上耳朵最长的狗,长34.3厘米耳朵把自己绊倒

​世界上耳朵最长的狗,长34.3厘米耳朵把自己绊倒

世界上耳朵最长的狗,长34.3厘米耳朵把自己绊倒 最近,美国一直非常奇特的狗爆红网络。这只叫Harbor的黑棕猎熊犬,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耳朵最长的狗,这只11岁的狗狗,经...

2023-11-21 11:35:39

​史上最危险的水潭,8字形状,还会有鲨鱼出现

​史上最危险的水潭,8字形状,还会有鲨鱼出现

史上最危险的水潭,8字形状,还会有鲨鱼出现 要说水潭这样的东西,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是非常常见的,不仅是大自然会建造水潭,人类自己也会建造水潭,这样的水潭难道会有什么特...

2023-11-21 11:33:09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活过了四个朝代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活过了四个朝代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活过了四个朝代 历史上最长命的人是陈俊,他生于唐朝死于元朝,活了足足443年。就连活了257岁的长命老人李庆远(李青云)跟他一比较,都显得年轻了许多。 陈俊是...

2023-11-21 11:30:40

​动物冬眠的方式,最奇葩的冬眠方式

动物冬眠的方式,最奇葩的冬眠方式 什么动物冬眠?在这寒冬之际,被称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似乎也到了起床困难、午间疲乏的季节。对于动物来说,冬季的不良气候环境、食物的匮乏给...

2023-11-21 11:28:10

​中国第一豪宅跨过历史三个时期 富二代汤珈铖投资豪宅

​中国第一豪宅跨过历史三个时期 富二代汤珈铖投资豪宅

中国第一豪宅跨过历史三个时期 富二代汤珈铖投资豪宅 说起中国第一豪宅,大家说法不一样,有人说是古代的一个建筑,位于河南省,大家都称其为中国第一庄园,那里风景秀美,气...

2023-11-21 11:25:40

​世界上眼睛最大的猴子,眼镜直径超过1厘米

世界上眼睛最大的猴子,眼镜直径超过1厘米 世界上猴类品种繁多,虽然从整体上看形态都差不多,但是若是单论局部,则有不少种类长相特殊,比如世界上鼻子最长的猴子,它们的鼻...

2023-11-21 11:23:11

​乾隆最爱的妃子,死后却被全家抄斩

​乾隆最爱的妃子,死后却被全家抄斩

乾隆最爱的妃子,死后却被全家抄斩 乾隆是一个即博爱又多情的皇帝,他的终身共有妃嫔42人,这些女子出身家世都不相同。在这些人中,有这么一位妃子,本是高官女儿却给皇子做了...

2023-11-21 11:20:41

​历史上第一次平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是必然的)

​历史上第一次平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是必然的)

历史上第一次平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是必然的) 陈胜吴广起义 又被称为大泽乡起义,可以说是 中国历史 上第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平民起义,后来的 刘邦 斩 白蛇...

2023-11-21 11:18:12

​8大世界上最可怕的火山,喷发犹如引爆数百颗原子弹

​8大世界上最可怕的火山,喷发犹如引爆数百颗原子弹

8大世界上最可怕的火山,喷发犹如引爆数百颗原子弹 火山的爆发给我们带来的杀伤力是极其之大的,而它向来也就是“恐怖”与“可怕”的代名词。火山爆发所喷发出来的火山灰、有...

2023-11-21 11: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