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帮 > 历史 > 正文

​西周为什么会爆发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又

时间:2024-08-06 00:48

来源:男人帮

点击:

西周为什么会爆发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又

共和行政,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

二百零五年后,到公元前841年,周王朝的第十位国君周厉王当政的时候,周王朝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国人暴动;第二件,是周王朝实行了共和行政;第三件,是中国的历史记录从此有了确切的纪年。

《史记.周本纪》记载: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

十年,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

因为国人暴动,周厉王流亡。

周王朝的重臣、贵族、诸侯们共同执政,史称周召共和。

共和在近现代中国不断地升华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概念。

而共和这个概念,就来源于周召共和这一段历史。

公元前841年,周王朝为什么会爆发国人暴动?目前看,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是周厉王实施专利垄断;第二,是禁止诽谤;第三,是军事上的失利。

先看一下什么是专利垄断?今天说的专利是指排他性的知识产权。

但周厉王时期的专利,有它特定的含义。

指的是周厉王下令,将原有的山林、草场、湖泊等共有土地的资源,划归周王室独家所有。

如果非王室成员要去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就得缴纳相关税赋。

众所周知,周王朝实行的是封建制。

各级贵族各有封地,同时还有一些公共的山林、草场、湖泊。

这是王室与各贵族按照权力等级共有、共治、共享的。

类似于集体经济,集体共有。

周厉王接受了荣夷公的建议,决定改变传统的做法,把山林、草场、湖泊等公共资源实行王有化。

相当于王权垄断了公共资源。

可以理解为今时的国有化。

这不仅剥夺了普通平民的权利,也伤害了贵族的利益。

平民要上山林砍柴,要到草场上放牧,要到湖泊里面去捞鱼抓虾。

贵族本可以组织平民去开荒、耕种。

在某种程度上,周厉王是在经济上搞中央集权制,推行国有化,由王来垄断所有的自然资源。

有一位叫芮良夫的大夫,劝周厉王说: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

作为王,他就要去引导利益,把利益上下分配,让大家共利。

今王学专利,其可乎?今天你去学着专利、垄断利益,这样行吗?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

如果普通人独占某种利益,大家会说他是强盗。

作为一个王去垄断公共资源、独占利益,那么能够归顺你的人就少了。

多数人的既有权利遭到剥夺,这些人就会有批评意见。

有了批评意见就会表达出来。

批评意见一多,厉王就很不高兴。

《史记.周本纪》是这么记载的: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厉王很生气,找到一个来自卫国的巫师,让巫师去监督那些提批评意见的人。

谤就是批评的意见。

卫巫只要一告诉他谁在批评他,厉王就杀掉这个批评者。

其谤鲜矣,诸侯不朝。

鲜就是少的意思。

这样,批评意见很少了,但是,诸侯也都不来朝拜了。

三十四年,王益严,周厉王第三十四年,厉王对谤者变得越来越严酷。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国人见面都不敢说话,在路上见面,也只能互相使个眼色。

召公劝周厉王说,周王朝的传统,是广开言路,听取各种意见,政策才不会出错。

如果堵塞言路,国家将难以维持。

原话是这样说的: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为防备人民批评而堵塞言路,比防水堵塞河流造成的堰塞危害还大。

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如果堰塞的水坝崩溃了,会伤害很多人。

老百姓的言论被禁止带来的反叛像溃坝一样。

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所以,治水的人要开挖河道疏导堰塞的湖水,治理民众就要广开言路让人们有言论自由。

召公很智慧,他还说: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人民有嘴,就像土地有山川。

财富和可使用的东西,都是从山川里产出来。

他认为,民众的话语权和言论自由,与财富的创造密切相关。

召公的这个思想比较独特。

你要想使国家经济繁荣、老百姓创造财富,就得给老百姓说话的自由。

批评意见,周朝的术语就是诽谤。

召公说得不错。

其实这不仅是周王朝的传统,《吕氏春秋》上说: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

说尧设有欲谏之鼓,宫廷前立鼓,谁想提出批评,就可以擂鼓。

舜设了诽谤之木,谁有批评意见,可以写在上面。

欲谏之鼓,后来演化为官府前的喊冤鼓。

诽谤之木,后来演化为立在宫殿前的华表。

华表立在那儿,就是告诉天下人,朝廷能听取批评的意见。

华表就是让民意得以表达的意思。

但周厉王很轴,这些道理他听不进去。

结果,就发生了国人暴动。

《史记.周本纪》是这么写的,王不听,厉王什么意见都不听。

于是国莫敢出言,于是举国没人再敢讲话。

三年,就这么持续了三年。

乃相与畔,相与就是相互联系,于是相互联络,然后就背叛了。

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国人袭击厉王,厉王出逃到彘。

彘即现在的山西霍州。

也就是说,厉王从现在的西安跑到了山西太原西南部的霍州,流亡山西。

《史记.周本纪》载: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

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其谤鲜矣,诸侯不朝。

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

厉王出奔于彘。

国人暴动,这些国人是谁?《清华简》讲了具体的类别。

国人包括三类人,一类是卿士,二类是诸正,三类是万民。

卿士就是执政的重臣,重要的执政大臣;诸正指百官,同时也指各诸侯;万民是指庶民,住在都城里面的各种平民,更多是工商服务人员。

很显然,国人暴动是一场贵族革命,是贵族官吏和平民的共同谋反。

这是贵族领导平民与扩张的王权展开的一次斗争。

封建制度最大的特点,是有贵族。

贵族里分为不同的等级,贵族是非常强大的。

封建制度就是王和贵族分权、共治的社会。

贵族对王有巨大的约束力。

周厉王实行专利政策,这破坏了贵族传统的经济权利。

周厉王又实行止谤的政策,禁止言论、禁止批评,这也破坏了传统上贵族所拥有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这是国人暴动最根本的原因。

贵族和平民的权利受到侵犯,他们起而攻打君王。

为什么周厉王不顾贵族的反对、不顾平民的愤怒,一定要实行专利,而且禁止一切批评言论呢?除了他的个性轴之外,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周王朝持续不断地处在战争危机中。

自周昭王、周穆王以来,周王朝就改变了前期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对外扩张,保持着对周边部族的军事高压政策。

周厉王是好战的君王,现在发现约有十件西周青铜器,其铭文都涉及周厉王的征讨行动。

周厉王攻打的敌人,有淮夷,淮河流域东方的敌人。

有南夷,南方的敌人。

还有宿夷、严狁,即来自西北边,西边的西戎。

也就是说,周厉王针对东方、南方、西北和西方,都启动了持续不断的战争。

长期的战争,使周王室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

周厉王于是想方设法要扩大财源、扩大兵源。

这是他实施专利垄断政策和内部高压政策的可能的原因。

公元1980年,出土于陕西长安斗门镇。

器内有铭文二百七十余字,记载了周厉王时期与严狁的一次战争。

周厉王在位三十几年,持续不断地在从事战争,整个国家被拖得疲于奔命。

为了战争要扩充财源,就想搞专利垄断;为了战争,就要消除内部的分歧,残酷打击怀有不同想法的人。

但严重的问题是,战争进行得并不顺利。

《竹书纪年》上记载说:淮夷侵洛。

洛就是洛邑,现在的洛阳,是周王朝在东方的都城。

洛阳告急。

又据多友鼎的铭文记载,西戎已经进入犬丘,跟周军在这儿有一场大战。

犬丘离镐京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

淮夷已经在攻打洛阳,西戎又在攻打镐京。

显然,周厉王军事行动不利。

无论是东边还是西边,军事上都处于危险的状态。

周厉王时期,周王朝很不安宁,国人不满。

但是国家在从事对外战争,君王可以利用对外战争形成的巨大权力,对国内进行高压。

国人未必有反叛的机会。

可以想见,周厉王强势推行专利垄断政策,并且杀戮诽谤者,理由一定是国家利益。

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大家必须贡献财富,必须同仇敌忾,不能够闹分裂。

但是战场失利了。

淮夷逼近了东都洛邑,更严重的是严狁、西戎逼近了镐京。

这使周厉王的内部高压政策失去了合理性。

内部叛乱有了机会。

国人就造反,袭击周厉王。

周厉王就流亡了。

周厉王流亡了,国家怎么办呢?《史记.周本纪》上说: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共和是什么意思?现在的人们容易理解为:共同联合、共同协调来治理国家。

但共和最早的原义不是这样的。

有不少史料,包括《吕氏春秋》、《竹书纪年》以及后来发现的《清华简》,还有一些很重要青铜制品上面的铭文,都说明当时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叫共伯和。

所谓共伯和就是共这个国家的一个伯爵,他的名字叫和。

他是一个小国的国君,国人暴动周厉王逃跑以后,这些暴动者,把共伯和请来摄政,这样形成了一个临时中央政府。

共伯和作为摄政,周定公、召穆公做宰相,他们是贵族的代表,共同协商治理这个国家。

所以,共和的意思,首先是共伯和的名字;其次是以共和作为年号。

事实上,共伯和只是一个小诸侯,但他德高望重,把他请来做摄政,是为了安抚其他诸侯。

实际,是由周定公、召穆公在具体管理。

历史的偶然性是共和这两个字,它本来是人名,是年号,同时词语本身有共同和谐的意思,所以,人们容易理解为共和就是贵族们联合起来,共同管理和协调整个国家的事务。

周召共和持续了十四年。

这十四年是没有王的。

周厉王被流放在山西,按照礼法,不能把他的儿子定为王。

直到公元前828年周厉王去世,周公、召公他们才共同辅助周厉王的儿子太子静为王,是为周宣王。

从公元前841年共和行政开始,中国历史开始有了比较准确的纪年。

也是从共和元年开始,中国人尝试了一种管理方法:就是在没有王的时候,贵族共和,贵族共同来治理这个国家。

周厉王和周召共和的故事有什么可吸取的经验教训? 第一,是长期对外战争必然会造成内部剥夺。

因为要兵源、要财源,最后就必然走向内部剥夺。

为了稳定,就容易内部高压,激化内部矛盾。

第二,是由君王来专利垄断公共资源,这是矛盾的根源。

如果君王再去剥夺言论自由,不允许别人批评自己,就会强化君王与社会民众的矛盾。

社会矛盾积怨,一旦发生外部危机,内部矛盾就容易爆发。

第三,周召共和的故事,还让人想到,制度创新,需要想象力。

共伯和、周公、召公等人策略性实行的共和行政,有没有可能转化为一种贵族共和制度呢? 到了近现代,周召共和中出现的共和概念,被注入了不少新制度的内涵。

对严复、孙中山、陈独秀这些人来说,共和不是一个管理策略,而是一个理想的制度安排。

一百多年来,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和制度,成了中国人的政治追求。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侯景一生充满传奇,为什么最后的下场却很悲惨?

侯景一生充满传奇,为什么最后的下场却很悲惨? 侯景,鲜卑化的羯族人,个不高,跛子,弓马娴熟,擅长策划武装叛乱,先反了老东家高欢,后来又反了江南的和尚皇帝萧衍。 侯景...

2024-08-06 00:46:17

​赵匡胤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儿子而是弟弟

​赵匡胤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儿子而是弟弟

赵匡胤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儿子而是弟弟 你真的了解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何不将皇位传给儿子,而要传给弟弟赵光义吗?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2024-06-18 23:48:06

​魏延如果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蜀汉会发生什么事情

​魏延如果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蜀汉会发生什么事情

魏延如果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蜀汉会发生什么事情 还不知道:魏延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魏延真的成为了诸葛亮的接班人,蜀...

2024-06-18 23:45:51

​刘封武艺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为什么要杀这个义子

刘封武艺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为什么要杀这个义子 对刘封的武功如何?刘备为什么要杀死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作为蜀汉第二代的年轻后...

2024-06-18 23:43:36

​请君入瓮的故事,请君入瓮的历史典故

​请君入瓮的故事,请君入瓮的历史典故

请君入瓮的故事,请君入瓮的历史典故 来俊臣是唐代武则天的一位著名酷吏。据说,当时为了对付那些反对武则天的人,武则天招募了一批心狠手辣的人员并把这些人称之为酷吏。其中...

2024-06-18 23:41:22

​朱允炆简介,朱元璋和朱允炆是什么关系?

​朱允炆简介,朱元璋和朱允炆是什么关系?

朱允炆简介,朱元璋和朱允炆是什么关系? 朱允炆简介 朱允炆生于1377年(明洪武十年)12月5日,他是明朝第而位的皇帝,明太祖的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的朱标二儿子,,但是朱标...

2024-06-18 23:39:07

​石敬瑭简介,石敬瑭做皇帝为什么叫“儿皇帝”?

​石敬瑭简介,石敬瑭做皇帝为什么叫“儿皇帝”?

石敬瑭简介,石敬瑭做皇帝为什么叫“儿皇帝”?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后晋高祖,是五代十国后晋的开国皇帝。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义,唐军包围太原,石敬...

2024-06-18 23:36:52

​康熙临终前要求隆科多陪葬,是因为什么?

​康熙临终前要求隆科多陪葬,是因为什么?

康熙临终前要求隆科多陪葬,是因为什么?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影视剧中,隆科多都是雍正取得皇位最关键的人物。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欣赏。 古代封建王...

2024-06-18 23:34:37

​金国皇帝是谁?金国是怎样崛起的?最后灭亡为何如此惨烈?

​金国皇帝是谁?金国是怎样崛起的?最后灭亡为何如此惨烈?

金国皇帝是谁?金国是怎样崛起的?最后灭亡为何如此惨烈? 金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它统治着中国的北部和东北部,由颜阿骨打建立,西面与西夏和蒙古接壤...

2024-06-18 23:32:23

​张骞的故事,张骞出使西域内容,他是怎样开拓的丝绸之路的?

​张骞的故事,张骞出使西域内容,他是怎样开拓的丝绸之路的?

张骞的故事,张骞出使西域内容,他是怎样开拓的丝绸之路的? 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的故事我想应该是每个人都比较熟悉的,下面的内容我就简单的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张骞出...

2024-06-18 23:30:08

​街亭失守蜀汉正是用人的时候 诸葛亮为何将人给杀了

​街亭失守蜀汉正是用人的时候 诸葛亮为何将人给杀了

街亭失守蜀汉正是用人的时候 诸葛亮为何将人给杀了 对诸葛亮杀马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街亭已经失守,蜀国正是用人之际,诸葛亮为何...

2024-06-18 23:27:54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宣布退位……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宣布退位……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宣布退位……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宣布退位……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在沈阳乘坐日本关东...

2024-06-08 23:52:32

​中国古代墨中王者什么样

中国古代墨中王者什么样 1978年,在安徽一座北宋古墓中,考古队从积水里找到两块黑炭一样的物品。研究发现,这是断为两截的墨锭。其正反面均素底无纹饰,墨面残留“文”“府”...

2024-06-06 13:47:43

​1962年,经典上美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

​1962年,经典上美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

1962年,经典上美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 1962年,经典上美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年,经典上美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 著名的国产动画片,出品公司是上海...

2024-06-06 13:45:29

​1949-2020年中国各城市GDP排行

​1949-2020年中国各城市GDP排行

1949-2020年中国各城市GDP排行 1949-2020年中国各城市GDP排行【1949-2020年中国各城市GDP排行】据@中国新闻网 报道,11日,东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GDP突破万亿元大关。至此,#我国...

2024-06-06 13:43:14

​1970-2021年全球各国GDP排行TOP10

​1970-2021年全球各国GDP排行TOP10

1970-2021年全球各国GDP排行TOP10 1970-2021年全球各国GDP排行TOP10【1970-2021年全球各国GDP排行TOP10】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我国近十年GDP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

2024-06-06 13:40:59

​无锡梅里古镇,是古代吴国的建都地,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无锡梅里古镇,是古代吴国的建都地,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无锡梅里古镇,是古代吴国的建都地,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无锡梅里古镇,是古代吴国的建都地,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新年旅行# 无锡梅里古镇,是古代吴国的建都地...

2024-06-09 00:04:39

​丹凤门,唐代宫城大明宫的正南门,古代大臣上朝必经之门……

​丹凤门,唐代宫城大明宫的正南门,古代大臣上朝必经之门……

丹凤门,唐代宫城大明宫的正南门,古代大臣上朝必经之门…… 丹凤门,唐代宫城大明宫的正南门,古代大臣上朝必经之门……丹凤门,唐代宫城大明宫的正南门,古代大臣上朝必经之...

2024-06-06 13:36:30

​1993年TVB万千星辉贺台庆……

1993年TVB万千星辉贺台庆…… 1993年TVB万千星辉贺台庆…… 1993年TVB万千星辉贺台庆,飞跃舞台Dancing Queen片段王菲、叶倩文、林忆莲《流非飞》《倾斜》《不再儿嬉》《震撼》《走火入魔...

2024-06-06 13:34:15

​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58年前的今天东风二号发射成功#【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2024-06-06 13: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