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解读:于禁:一代奸雄曹操手下的名将,功劳比张辽大
2024-08-11 04:40:21
戍边将领手握重兵,为什么很少有造反的
古时候军事科技水平不发达,战争时国与国之间拼的是兵力,谁的将士多谁的胜算就大。
因此对于历朝皇帝来说,兵权都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只有他最信任的大臣,才能够领兵作战。
这是因为边关远离京师,他必须要确保这个将领忠心不二。
而且手握数万大军,必须得有以一当百的能力,得有威信,不然弹压不住手下的士兵,更不用说戍守边关抵御敌军了。
有一句话叫做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古时候交通不发达,戍守边疆的大将手下有数万雄兵,在皇帝实质性的命令没有到达之前,他拥有对军队最高的管制权。
但是即便有兵力,在我国历史上几乎没有戍边大将起兵造反的,这是出于以下3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粮草。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两军作战,最重要的物资就是粮草。
而戍边军队兵士众多,粮草就显得更加重要。
并且古时候边关苦寒,土地贫瘠,指望这些戍边将士们自己开垦荒地种植粮草,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
所以他们日常所吃的粮食,和一些衣物、盔甲等物资供给,其实都是皇帝提供的。
如果说戍边大将们有了反心,贸然起兵。
那么皇帝的应对方法也很简单,直接切断他们的后方供给就可以了。
一旦断绝了粮草,就算有再多的士兵也成不了大事。
第二个原因,亲眷。
古代将领们,一旦接受了戍边或者出外领军作战的任务,他们的亲眷是不能跟着随行的,而是必须要留在京城里,在皇帝的眼皮底下生活。
名义上,是皇帝关心将领们的家人,代替他们照顾一二。
但是实际上,则是将他们的亲眷留在皇城中当人质。
一旦这个将领有不臣之心,那么率先就会拿他的家眷来威胁他。
而且古代法律是连坐制,一人犯法,全家受罚,谋逆这种大罪更是要株连九族的。
除了大将军之外,军队中的士兵们也有家眷。
如果他们拥护将军,追随他谋逆造反,那么他们的家眷也有生命危险。
造反成功了还好说,如果造反失败,一家子都要掉脑袋。
所以就算是将军不顾自己的家人,也不会有几个士兵敢公然追随他谋反。
第三个原因,战力。
戍边的军队,虽然人数多,但是士兵们长期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之下,其实身体也并不是十分的健康。
如果真的想要谋反,从边关一路打到京师,那是要经过重重关隘的,这对兵力是一个很严重的折损。
而且一个国家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就是皇城守军了,他们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精兵,而他们使用的武器往往也是最先进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能打到皇城,也不一定能够打得过这些精兵。
再加上谋反名不正言不顺,是很难得到民心的。
获不得民心,更遑论获得胜利了。
2024-08-11 04:40:21
2024-08-11 04:38:07
2024-08-11 04:35:52
2024-08-11 04:33:37
2024-08-11 04:31:23
2024-08-11 04:29:08
2024-08-10 17:08:18
2024-08-10 17:06:03
2024-08-10 17:03:48
2024-08-10 17:01:34
2024-08-10 16:59:19
2024-08-10 16:57:04
2024-08-10 16:54:50
2024-08-10 16:52:35
2024-08-10 16:50:21
2024-08-10 16:48:06
2024-08-10 05:24:18
2024-08-10 05:22:03
2024-08-10 05:19:49
2024-08-10 05: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