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历史上最乱世的时期五代十国究竟有多乱
2024-08-14 04:26:58
风流皇帝乾隆帝王面对外国的威胁都做了哪些举措
偶然翻书,发现维稳的猫鼠游戏古已有之,譬如乾隆帝就曾有过一次伟大实践。
1792年,英王乔治三世以给乾隆祝寿为名,派马戛尔尼勋爵率领近700人的庞大使团,航海近一年,于翌年9月14日在热河觐见了乾隆。
大清君臣满以为这是远夷慕化,前来归顺效忠,不料这些野蛮人在国书中竟敢和天朝比肩,自称兄弟和朋友而不称臣,并且英使也不肯行三跪九叩大礼,甚至还有人提出要在中国开辟新贸易港口、租借岛屿、派遣常驻使节等。
乾隆一口拒绝,让他们尽快回国。
这一年,乾隆已经82岁高龄。
这个自诩文治武功超迈古今的十全老人,要说一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技不如人,也不尽然,特别是当看到英船之高大,航行之迅捷,且又是在中国人所不熟悉的海面上高速航行时,他大为吃惊。
打发使团离京后,乾隆连发谕旨,反复叮嘱手下官员要严防英国人报复:今悉英吉利居西洋各国之首,较为强悍,虽贡使眼见天朝法制森严,万方率服,然而不可不留心筹计,预为之防。
那么,面对这一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乾隆提出哪些预为之防的对策呢?一是略施恩惠,虽然赶走人家,却又用亲笔书写福字等小恩小惠麻痹其心;二是展示武力,展示森严的法度 实为繁琐的礼仪,借此恫吓与威慑;三是严防死守,严禁中国人为夷人服务,违者处死。
按说这三条维稳妙招也算得上是考虑周详了—第一招哄字诀,意在令洋人不愿报复;第二招吓字诀,使其不敢报复;第三招釜底抽薪,叫洋人不能得逞。
三招并用,俨然是今日新加坡反腐术的远祖。
可实际效果如何呢?先看第一招略施恩惠。
马戛尔尼航行到大运河途中时,乾隆派人送给他一匣奶饼以示怀柔。
但根据雷打不动的中国礼仪,英使必须跪接、谢恩,至少须亲自到场领受。
当时马戛尔尼正卧病在床,根据陪同官员松筠在奏章中的记载,奴才虽知其患病,然未可听其自便,于是马戛尔尼不得不扶病至奴才舟中,并且免冠屈膝,喜形于色,感激涕零。
可事实上,马戛尔尼在当天的日记中愤怒地写道:北京朝廷……是否真的不明白只消几艘英国战舰便能消灭帝国的整个海军?只需用半个夏天,英国战舰便能摧毁中国沿海的所有船只,使沿海居民可怕地挨饿?郑重其事地以一匣奶饼逼人扶病前来,还要人家奴颜婢膝感恩戴德,这种招数,哄哄大清臣民也就罢了,岂能哄得了久经平等自由理念熏陶的英国人?再看第二招武力恫吓。
使团到镇江时,清军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欢迎操演 实为示威演习。
可马戛尔尼却发现,清方城墙濒临坍塌,士卒衣冠不整,队伍的主要装备还是弓、箭、戟、矛、剑之类已沿用了千年的冷兵器,就像伦敦展示古代战争兵器时所见到的那样。
寥寥几支落后的火枪,也已破烂不堪。
因此,英国人非但没被吓倒,反而断定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
至于第三招:封锁消息、杜绝往来,更属掩耳盗铃。
马戛尔尼本想通过展示最先进的科技来赢得好感,进而顺利达到外交目的。
为此,他带来了杰出的学者和作品,如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丁维提博士,带来了英国最新的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最新的热气球、复滑车和天体运行仪,还带来了卫队,以便表演现代炮兵装备。
这本来是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然而,清廷却不屑一顾。
福康安将军拒不观看英国卫队的操练和现代武器展示,皇帝和大臣们对气球理论、动物磁气说、赫歇耳行星等等反应冷淡,贪婪的太监抢走大水晶吊灯时还把派克透镜打碎了。
天文学家痛心疾首:这些透镜举世无双,现在却永远也没人知道了!他们愤而宣称:除了被一个文明国家征服之外,没有任何办法能使它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这就是康乾盛世在一个蛮夷心中留下的印象。
清廷永远不会明白,倘若既没有综合实力作现实后盾,又没有体制活力作未来倚恃,所谓维稳绝招,不过是无本之木罢了。
英国人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个停滞的帝国,除了战争,再也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让它睁眼看世界—换句话说,四十几年后的鸦片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王朝雪崩,已在此刻埋下了伏笔。
2024-08-14 04:26:58
2024-08-14 04:24:44
2024-08-14 04:22:29
2024-08-14 04:20:14
2024-08-14 04:18:00
2024-08-14 04:15:45
2024-08-14 04:13:30
2024-08-14 04:11:15
2024-08-14 04:09:01
2024-08-13 16:27:09
2024-08-13 16:24:55
2024-08-13 16:22:40
2024-08-13 16:20:25
2024-08-13 16:18:10
2024-08-13 16:15:56
2024-08-13 16:13:41
2024-08-13 16:11:26
2024-08-13 16:09:11
2024-08-13 16:06:57
2024-08-13 04: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