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河阳之战爆发的背景及过程介绍
2023-10-28 22:21:25
朱见深皇后吴氏生平 吴皇后结局 吴皇后有子女么
姓名:吴氏
生卒年:公元1448~1509年
籍贯:明顺天(今北京一带)
婚配:明宪宗朱见深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464年
公元1448年,吴氏出生在顺天的一个书本网,父亲吴俊是远近有名的儒生,母亲也是位能琴善诗的才女。吴氏出生在这样一个书本网,从小便耳濡目染,加上她天资聪明,很小就识很多字,愿意看书。父亲吴俊见她聪明伶俐,又喜爱学习,便系统地教她读书;母亲闲暇之时也常常教她抚琴。吴氏学什么都是心领神会,过目不忘。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读的书越来越多,既有四书、五经类的经书,也有史学和文学类书籍;不但能看懂弄通,而且还有自己独到的见地;同时,也能偶尔写诗填词作赋,抒发胸臆。她的手也特别巧,随着她那纤纤笋指在琴弦上轻轻抚动,如行云流水般的美妙弦音便舒缓地潺潺流出。当她成为一个袅袅娜娜、亭亭玉立、标致绝伦的大姑娘时,她已经琴棋书画,无所不晓,无所不能,“聪明知书,巧能鼓琴”。
公元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复位且下诏为皇太子朱见深选妃。英宗对为太子选妃特别重视,且尤其注重才德。英宗自从南宫复辟后,将长子朱见深复立为太子。大概是土木堡的惨痛教训和南宫的囚禁经历所产生的影响,英宗颇有意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君主,十分珍惜这失而复得的帝位,因而他勤于政务,早出晚归,励精图治。
怎奈他虽然年轻,却体质很弱,加之“土木之变”后一年的被俘和南宫7年的囚禁生活,使他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受到很大损害,病患频致,使他深感力不从心,所以他把革除积弊,重振大明伟业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太子朱见深身上。他希望太子在将来不负嗣统之责的同时,能有一位慧达贤明的皇后辅佐。
选太子妃的诏令下来后,各地进行了层层筛选。上百个候选的妙龄女子最后只留下三个。吴氏才貌双全、娴淑高雅,当然在这三人之列,另外二人,一为王氏,一为柏氏。由于这三人都是花容月貌、端庄娴雅,一时难分高下,英宗觉得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再行定夺,才更稳妥。
公元1464年元月,明英宗突然身体欠安。正月初六,他让皇太子朱见深登文华殿摄事。临终,他对皇后钱氏说,三人中吴氏好像更好一些,他让钱皇后再观察一下然后确定未来皇后的人选,并尽快举行大婚。又传来贴身太监牛玉,让他协助钱皇后,负责这些事的具体事宜。正月十七日,明英宗朱祁镇病死于乾清宫。同日,16岁的太子朱见深即皇帝位,是为明宪宗。
在朱见深登基时,虽然他尚未完婚,却早已和从小就侍奉他的宫女万氏如胶似漆、恩爱缠绵了。万氏比宪宗要大19岁。公元1447年,年仅2岁的朱见深被册立为皇太子时,万氏就被派往东宫照料、侍奉他。公元1452年,朱见深被废为沂王逐出东宫,父亲幽居南宫,母亲周氏也很少能见到,年仅5岁的他孤苦无依,幸而有万氏给他以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体恤。
他对万氏十分感激,更有依附、敬畏、爱恋等交织在一起的莫名情感,使他无法自拔。按宪宗的心意,是要立万氏为后,但英宗已确定了他皇后的候选人,他不能违背先帝的遗愿;况且他是一个宽厚仁柔的人,也不好把与万氏的私情立即提出来让内阁去廷议,而万氏不仅只是一般的宫女,还比他大19岁,这在历代帝王的婚配中是没有先例的。因此此事只能从长计议。
皇太后钱氏对宪宗皇后的人选尚未确定,深感责任重大,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英宗生前的嘱托,她几次想找宪宗生母周贵妃商量此事,却被周氏借故避开了。周氏对钱氏是充满了敌意的。本来宪宗即位后准备给生母周氏与钱氏上尊号,这本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周氏却怎么也不同意两宫并尊,意欲自己独尊以独揽大权。钱氏是英宗的元配,为人端淑恭谨。她几次都谢绝了英宗对她的家人的赐封。
英宗被俘后,钱氏跪在地上日夜啼哭,哭瞎了一只眼并弄伤了一条腿,拿出自己宫中所有积蓄以帮助营救英宗。英宗在幽居南宫期间心情郁郁不欢,亏得钱氏经常在旁劝解。英宗对她十分感激,临终曾遗命:“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但钱皇后无子,周贵妃有子被立为东宫。母以子贵,周贵妃因此颇有骄色,英宗对此极为不满,曾几次让她给钱氏道歉。
周氏对此耿耿于怀,她坚持要独尊为皇太后,宪宗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却遭到了廷臣们的坚决反对。周氏派人以钱氏肢体损伤、无子不宜为太后为理由试图说服廷臣,内阁大学士彭时据理力争,坚辞不让,周氏无奈,加之宪宗百般劝解,方才谕允廷议。钱氏上尊号为慈懿皇太后,周氏为皇太后。两宫太后的徽号之争既已结束,皇后人选的确定和宪宗的大婚就该列入议事日程了。
太监牛玉按照两宫太后的旨意,又对三位皇后候选人进行了德才、身体等方面的检查和比较,觉得三人中吴氏端庄雍容、知书识礼、贤慧明达,是个能母仪天下的人。牛玉便把这些情况如实向两宫太后作了启奏,恭请定夺。两宫太后决定选吴氏为皇后,传下命令,择吉为明宪宗举行大婚。
明宪宗的大婚在即,可是他自己却并不感到高兴。他无法想象和这位即将被册封的皇后应该如何相处,加上万氏对他时时的挑唆和诱使,使他已经对这个未来的皇后不屑一顾了。当他看到册封皇后竟有如此的繁文缛节,甚至对大婚产生了厌烦之感。这一年的七月二十一日,明宪宗举行大婚。吴氏被册立为皇后。
此时的紫禁城里到处张灯结彩,金碧辉煌,夺目耀人。一时间丹陛大乐齐奏,把隆重的气氛烘托了起来。吴皇后头戴凤冠,镶有龙凤翠珠;身着霞帔,织有金云霞龙纹。她面如满月,微露羞色,仪态高雅,款款而行,夺人眼目。文武百官朝服迎候于坤宁宫正门外。大婚举行后,宪宗与吴皇后昭告于天地宗庙。
完婚后宪宗在御正殿受百官庆贺时,大臣们发现宪宗脸上并无悦色。随后,吴皇后在坤宁宫接受妃嫔、命妇庆贺,吴皇后发现在庆贺的人群中,有一个约30岁左右、并不漂亮的女子站而不跪,并用一种挑衅的目光逼视着她。吴皇后听身旁的侍女介绍说,她就是宪宗宠爱的万氏。吴皇后联系起宪宗对自己的冷漠,一种不祥的感觉涌入她的全身。但初次与万氏见面,吴皇后觉得对宫里的情况还不了解,对万氏的举动她并没太在意。
吴皇后和万氏本来并无怨仇,只是由于吴皇后的到来阻碍了万氏梦寐以求的目标。万氏从4岁就来到宫中做官女。长大后就开始侍奉朱见深,她是看着他长大的。眼见着自己成为半老徐娘,却连个名号也没混上,竟让吴皇后这黄毛丫头后来居上,她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她多年来努力的目标就是要当皇后,吴皇后却打破了她的皇后梦,她要夺回应属于她的东西。
多年来的不得志和情感的积聚与压抑,使她产生了一种少有的强烈嫉妒心,对阻碍她的目标的人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千刀万剐。万氏十分清醒地知道吴皇后比她年轻、漂亮、有才识,但她也有她的优势:警敏、富有后宫经验、善于迎合宪宗的心意、有一套取媚于男人的手法,更重要的是,凭她十多年对宪宗的侍奉,她对宪宗的性格、爱好等等了如指掌,她有办法控制住宪宗,并让宪宗完全听她的,这些都是吴皇后所远远不及的。因此,她深信自己的目标能够实现。
吴皇后与宪宗举行完大婚不久,就受到了宪宗的冷落。
宪宗由于自幼就与万氏一起生活,他对万氏的爱恋、依附和敬畏的情感加上万氏的挑拨离间,使他一开始就对吴皇后存有偏见,在心理上难以容纳吴皇后。他觉得吴皇后虽然年轻漂亮,却是一个冷美人,他始终无法得到万氏那种热情、温柔、体贴、娇媚以及温馨之感,从而对吴皇后产生了厌倦。这也难怪,吴皇后从小接受的是儒教“笑不露齿”,“窥必藏形”,更何况她是大家闺秀,感情内敛矜持,当上了皇后,更加端庄矜持,这是年仅16岁的宪宗不能理解的。
此后,万氏便利用宪宗对她的专宠,在宪宗面前千方百计地诋毁诬陷吴皇后;同时,她利用中宫受朝的机会,对吴皇后公然不恭,甚至讥讽相加。后来万氏竟致指桑骂槐,一次比一次厉害。吴皇后实在忍不住了,愤怒地斥责了万氏的粗俗和无礼。万氏见报复的时机已到,便跳起来大骂吴皇后。吴皇后愤怒至极,便命令身边的侍女,杖打了万氏。
万氏借着被打的狼狈相,跑到明宪宗那里哭天抢地,大声喊冤。使宪宗手足无措,百般哄劝。宪宗被寻死觅活的万氏吓坏了,再加上看到吴皇后把他心爱的万氏欺凌的如此可怜,就发誓定要借机废掉吴皇后,立万氏为皇后。万氏这才破涕为笑。但废后毕竟是一件大事。明朝历史上自宣宗才开始有过废后,不过那是因为胡皇后无子,并且是以胡皇后主动辞让的形式废后的;代宗时,汪皇后因为坚决反对易储,才被代宗废掉。
而吴皇后又有什么大的过失呢?万氏和宪宗都明白,仅凭吴皇后杖责一个嫔妃的罪名是不足以废后的,况且吴皇后是经过两宫太后长时间的观察选定的,刚刚册立仅一个月的时间,不仅两宫太后不会同意,就连廷臣们也通不过。除非从立后本身做文章,才可能达到废后的目的。
万氏很快为宪宗想出了一个阴险毒辣的计谋。宪宗着人逮捕了当时负责选后具体事务的太监牛玉,打入大牢,对他严刑拷打。牛玉被迫作了伪证,说明英宗在世时已确定王氏为太子妃,但由于明英宗驾崩突然,未及正式诏示,而只有牛玉一人知道。在后来的选后过程中,吴氏的父亲吴俊,对牛玉进行了贿赂。故牛玉在对两宫太后启奏情况时,将先帝英宗选定的王氏改为吴氏。
在从牛玉那里逼取了假口供后,宪宗立即奏报两宫太后。他提出废掉吴皇后,请求两宫太后批准。钱太后明确表示不同意。周太后也觉得吴皇后是个贤后,但她总想与钱太后对着干,况且先帝对册王氏已有言在先,不废掉吴皇后怎么能表示对此事的惩戒呢?她于是同意废后。钱太后见宪宗态度坚决、周太后也同意,便不再坚持。
内阁大臣们在对废后进行廷议时,听说这是明英宗的遗愿,尽管将信将疑,却不好多说,况且两宫太后已经同意,便草草过场。
当万氏听到两宫太后同意废后的消息后,喜笑颜开,她和宪宗兴奋得彻夜未眠。万氏怕夜长梦多,急忙催促宪宗发布废后诏书,把生米做成熟饭。宪宗马上传谕礼部,立即颁布废后诏书,连发了三道诏书,第一道诏书发至吴皇后,上面说道:“朕以为作为皇后,应该与朕共同承继祖宗传下来的千秋万代的基业,德行应该成为六宫之表率。不是德行贤慧明达,谙熟礼度的是不能够成为皇后的。而你被册为皇后以后,却行为放肆,言语轻佻,留心曲词,礼度率略,德不称位,怎么能与朕共承这天下大业,更谈不上德行成为六宫的表率。因此,特令你交还皇后册宝,移居别宫。”
第二道诏书发至前廷和后宫,诏书中说:“朕谨遵先帝之命,册立皇后。本来先帝已经确定王氏,知悉底细的太监牛玉却收贿作弊,蒙骗两宫太后,将王氏改为吴氏,以致错将吴氏立为皇后。吴氏举动轻佻,德不称位,朕承继祖宗千秋大业,册立皇后,以为辅佐帝业,表正六宫。怎奈吴氏有负社稷之重托、朕之重望。现已请命两宫太后,废吴氏别宫。望尽知朕的苦心。”
第三道诏书发至全国各地:“先帝为朕简求贤淑,已定王氏,育于别宫,以待婚期。太监牛玉却收受贿赂,蒙骗两宫太后,把已选掉的吴氏又重新推荐复选。吴氏被册立之后,朕见她举动轻佻,毫无礼度,德不称位,经过调查其实,才知道她并非先帝所选定的人、实乃不得已而为之,经请命于两宫太后,决定废掉吴氏退居别宫。”
吴皇后接到诏书后,如雷轰顶,欲哭无泪。但诏书既下,一切都不能挽回,于是只做了一个月零一天的吴氏只得交还皇后册宝,迁居西宫。吴皇后废居西宫之后,过着十分冷清的生活。她才16岁,便被打入冷宫,以后漫长的日子怎么打发?她恨透了万氏。
吴皇后被废,在被废掉吴皇后而制造的假证据里所涉及的一批人及其亲属,也遭受了不白之冤。一个月前,吴皇后的父亲吴俊因其女贵而贵,被封为都督同知。一个月后,则因其女被废而被革职下狱,后来又被贬谪到登州(今山东蓬莱)服役。太监牛玉被贬谪到孝陵(今江苏江宁东北)种菜。牛玉的侄子朱纶被革去太常寺少卿之职。牛玉的外甥吏部员外郎杨琮也被革职为民。此外,牛玉的姻亲怀宁侯孙镗也同时被勒令回家。
文武大臣们更是为了废后的诏书而议论纷纷,在背地里猜测分析,越来越觉得牛玉的证词漏洞百出,吴皇后被废得冤枉,他们对于这次废后的目的也愈加怀疑,但是他们又不能在上疏中直抒其疑,便采取了曲笔的方式。南京给事中王徽、王渊、朱宽、李翱、李钧等在给宪宗联名上疏中说:“太监牛玉隐瞒先帝遗言,收受贿赂,蒙骗两宫太后和陛下,偷梁换柱,易换皇后,把国家大事视同儿戏,屡数牛玉的一系列罪行,实乃十恶不赦,不杀不足以平天下人之愤,其族人也该当治重罪,而今牛玉却仅仅被罚去种菜,族人也仅被免职,这岂不是罪重罚轻了吗?
此外,如果牛玉的罪名确实成立的话,不是也应该追究当时主管此事的大学士李贤的责任吗?”明宪宗自知做了亏心事,本来就非常心虚,被王徽等人的联名上疏一下子刺中了要害。他恼羞成怒,为挽回面子,压制大臣们对废后的猜疑,他下令将上疏的王徽、王渊、朱宽、李翱、李钧等人都贬为边远州镇的判官。结果是欲盖弥彰,这件事反而更证明了牛玉易后的罪名是假的,吴皇后则成了万氏觊觎、夺取后位的牺牲品。
尽管宪宗极力想让万氏当皇后,可是万氏的愿望还是没有实现。因为在假造的废后证据中先帝是想让王氏当皇后的,而不是万氏,于是王氏捡了个大便宜,成了一国之后。接下来,万氏就要花心思来对付新皇后王氏和其他的缤妃了,而不是再找吴皇后的麻烦了,这倒使吴皇后不用再被那永不休止的争宠夺利所烦扰了。
后来,吴皇后从宫中的侍女那里经常听到有关万氏的消息。先是万氏为宪宗生了皇长子后被封为贵妃,但不久皇长子便夭折,万氏从此不再复娠。万贵妃为保住自己的专宠地位,不让宪宗去召幸王皇后和其他缤妃,凡是怀孕者一律堕胎。她还毒杀了皇太子。吴氏恨透了她的心狠手毒。
公元1407年,吴氏听说瑶族出身的纪氏遇幸怀胎,不久将要分娩。为了能让纪氏逃过了万贵妃的毒手,吴氏让人找来太监张敏与其商量对策,后来张敏安排纪氏在距西宫不远的安乐堂偷偷生下一皇子。后在吴氏的帮助下把小皇子藏在安乐堂旁边的一间密室里,吴氏还把自己积攒下来的一些粉饵怡蜜之类的食品拿去哺养小皇子。她还每天都亲自照料哺养皇儿。在吴皇后的帮助下,小皇子总算躲过了万氏的毒手,幸运地活了下来。这个皇子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即位后,一直念念不忘吴皇后的恩德。他令人把吴皇后迁出西宫,安居到条件很好的仁寿宫。同时,他命令要完全按皇太后的礼遇安排吴皇后的衣食住行。孝宗还封赐吴皇后的侄子为锦衣卫百户之职。
公元1509年,吴皇后病逝,享年61岁。明武宗朱厚照以妃礼葬之。
2023-10-28 22:21:25
2023-10-28 22:19:10
2023-10-28 22:16:56
2023-10-28 22:14:41
2023-10-28 22:12:26
2023-10-28 22:10:12
2023-10-28 22:07:57
2023-10-28 22:05:42
2023-10-28 22:03:28
2023-10-28 22:01:13
2023-10-28 14:25:52
2023-10-28 14:23:37
2023-10-28 14:21:23
2023-10-28 14:19:08
2023-10-28 14:16:53
2023-10-28 14:14:39
2023-10-28 14:12:24
2023-10-28 14:10:10
2023-10-28 14:07:55
2023-10-28 14: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