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回家干什么工作好(退伍回家干什么合适)
2023-10-08 22:19:28
知耻近乎勇什么意思啊(孔子的知耻近乎勇的意思)
“知耻近乎勇”是一种道德准则,意思是“懂得羞耻,与勇气相近”,意味着一个人应该具备一定的道德感和正义感,当自己出现错误时,应该勇于面对并改正,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才能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
知耻近乎勇.语出《礼记·中庸》
字面意思: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
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
正所谓人孰能无过,做错事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敢勇于承认错误,不敢为自己所犯的错承担责任.有的人犯了错并不是想着怎样去弥补,希望能够亡羊补牢,减少对他人的伤害,反而是遮遮掩掩、欲盖弥彰,在我看来此种人是十足的懦夫.
就像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一样,人可以自由选择,但前提是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意思是:喜欢研究学问的,就接近智能了,能够努力行善的就接近仁了,知道什么是羞耻就接近勇了。
这句话出自《中庸》,作者为春秋时代文人子思,节选文段如下: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作品简介:《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作者简介:子思,鲁国人,姓孔,名假,孔子之孙,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历史上被称为“述圣”,他开创的学派被称为“子思之儒”。赏析: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具备智慧、知识和才能;只有踊跃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接触生活,了解民众,才能懂得人与人应该互相关爱;只有明辨荣辱、是非、善恶、美丑,才能坚持正义,勇于向邪恶斗争。具备了丰富的智慧、渊博的知识和优秀的才能,懂得了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明确了坚持正义,反对邪恶,就会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
拓展资料:
知道自己的耻辱了,才能发挥出力量和勇气。
释义: 【解释】知道自己的耻辱了,才能发挥出力量和勇气。 起源 “知耻而后勇”语出圣贤孟子。 “知耻而后勇”源于“知耻近乎勇”,语出《中庸》。 儒家把“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构成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 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知耻近乎勇。语出《礼记•中庸》
字面意思: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
2023-10-08 22:19:28
2023-10-08 22:17:23
2023-10-08 22:15:18
2023-10-08 22:13:13
2023-10-08 22:11:08
2023-10-08 22:09:03
2023-10-08 22:06:58
2023-10-08 07:08:13
2023-10-08 07:06:08
2023-10-08 07:04:04
2023-10-08 07:01:59
2023-10-08 06:59:53
2023-10-08 06:57:48
2023-10-08 06:55:43
2023-10-08 06:53:38
2023-10-08 06:51:34
2023-10-08 06:49:29
2023-10-07 16:32:55
2023-10-07 16:30:50
2023-10-07 16: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