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大荒淫皇帝
2024-08-06 20:46:34
徐茂公的恻隐之心为什么会给唐朝埋下祸患
徐茂公的恻隐之心为什么会给唐朝埋下祸患?
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代已走上了饥荒频发、藩镇割据的衰败之路。
公元875年,王仙芝叛乱,黄巢聚众响应,这场起义奠定了唐代最终的命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百科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这场动乱的背后,还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正如宋朝诗人吴芾的诗句所描述的那样:世事真难料,人生信有涯。
谁也没有想到徐茂公的恻隐之心会给唐代埋下祸患。
单雄信誓死不投唐
暂且先撇去徐茂公不提,单雄信也是与此事相关的主要人物之一。
他刚出生时就有民间传说称他乃是草龙所化,少时有勇有谋,在马背上用枪打仗也不在话下,人称飞将。
单雄信为人勇武而喜交豪杰,与徐世勣 又称李勣,即徐茂公情同手足,隋末两人一同前往瓦岗寨归附翟让。
后李密成为瓦岗之主,单、徐二人分别任左右武侯大将军。
唐武德元年 公元618年李密在于洛阳王王世充决战时兵败,单雄信率兵降于王世充,被封为大将军,而徐茂公投奔李唐。
单雄信的哥哥,二贤庄单道曾被李渊误杀,因此他与李唐有刻骨之仇。
单雄信与李世民曾多次正面交锋,李世民领兵攻打洛阳的时候,他纵马持枪,直逼秦王 李世民,徐茂公和尉迟恭及时出现制止了他,单雄信于是退走。
第二年,他跟随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
徐茂公曾劝他投降,但单雄信心怀杀兄之恨,决不投降。
李世民在洛阳之战中见识过单雄信的勇猛,既然人才不能为他所用,那么留着也是后患无穷,因此想杀掉单雄信。
徐茂公顾念二人的发小情谊,情愿归还官爵,并抵销所有功劳,以此来换取单雄信一命。
他向李世民求情道:单雄信是我的结义兄弟,曾一同在瓦岗辅佐李密,他武艺超强,恳求殿下网开一面,放他一条生路,来日为殿下效力。
但李世民并不相信单雄信,认为他为人顽固且反复无常。
最终,李渊下令将单雄信、郭士横、朱灿、杨公卿等人押往菜市口处决。
这位历史名将就此死去,令人叹息。
徐茂公心善念旧情
前文提到的这位徐茂公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曾辅佐三代帝王,从隋末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再到唐高宗李治。
他曾主持众豪杰贾柳店歃血结盟,后来又与发小单雄信投奔瓦岗,共同归附李密。
然而李密遇害后,徐茂公投唐,李渊赐予他国姓,即李勣,后因军功被李渊封为英国公。
他为人忠厚,勇敢有谋,对上尽心尽力,对老友情深义重。
当初徐茂公劝阻李世民无果之后,内心十分悲痛,只能赶到刑场为老友送行。
单雄信见到曾指责他背弃誓言,徐茂公无可奈何说道:以我二人情义,本该同死,但忠义难两全,他会照顾好单氏妻子儿女。
有一段典故中说,徐茂公曾拔刀在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让单雄信吃了后说道: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
单雄信死后,徐茂公便收养了他的儿子。
二人的兄弟之情当真是十分深厚,但也正是徐茂公的重情重义为唐代留下了祸患。
单家世代不投唐
在徐茂公的庇护与培养下,单雄信的儿子单道真长大成人,被朝廷任为梁州司马。
而单道真的三个儿子,即单思远、单思敬、单思礼也分别担任了唐代的地方官,例如单思敬曾任安东都护,成为了唐代的高级将领。
即使如此,早些年埋下的祸患仍悄无声息地萌发了。
该来的事情终究会发生,只是早晚的问题。
距单雄信对抗李唐失败的二百五十四年之后,单氏复仇的时机到来了。
唐僖宗乾符二年,曹州人黄巢发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被人们称为大流寇之乱。
黄巢率军进攻途中,曾作了一首无人不晓的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中的黄金甲不仅仅是指刻画菊花,更是借物抒怀,称颂将士们的英勇无畏。
在这些将士中,有四位将士,即单兴、单茂、单盛,以及单旺,他们均是单雄信的后代嫡孙。
这四位将士在黄巢攻打都城长安的时候奋勇当先,过关斩将,立下许多战功。
他们对反抗唐代腐败的封建统治做出了贡献,不愧是单氏家族的后人,不失英雄风范。
从单雄信这一辈开始,单氏就开始反唐,可谓是单氏世世代代不投唐,这般骨子里的气节着实令人敬佩。
但是从唐代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这并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黄军四杰率兵进攻时,唐代地方割据势力强劲,而中央朝廷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统治者们腐败不堪。
百姓们流离失所,负担沉重,这次农民大起义激化了滋生已久的社会矛盾。
起义军一路攻克东都洛阳、潼关等地,后朱全忠叛变,黄巢起义失败。
虽然这并未直接导致唐代的灭亡,但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的时候,百姓们夹道欢迎,而唐僖宗却已经失去民心,再加上大军损失惨重,朝中大臣贪污腐败,唐代已是强弩之末,其统治根基遭到了根本动摇,之后没过多久,便走向灭亡。
总的来说,历史的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因果相连,皆有迹象可寻。
但是谁也不能料定自己所做的一件小事,未来会带来怎样难以承受的后果。
徐茂公收养单雄信的儿子,并将其培养成才,这本是一件不起眼但充满仁义之情的小事,然而历史中的偶然与必然相互交错,就是有军师之才的徐茂公自身,也绝对想不到单氏后人将会在击垮唐王朝的过程中添上举足轻重的一笔。
后世的人们无法评判徐茂公的做法是对是错,只感慨世事难料。
即便当初单雄信被杀之后,他并未承诺照顾其妻儿,也会有别的将士顶替黄军四杰的位置,做历史的推手。
然而历史的必然性又使徐茂公是个忠义之人,这也正是他除了谋略,能被重用的原因之一。
2024-08-06 20:46:34
2024-08-06 20:44:19
2024-08-06 20:42:04
2024-08-06 20:39:49
2024-08-06 20:37:34
2024-08-06 20:35:20
2024-08-06 20:33:05
2024-08-06 20:30:50
2024-08-06 14:12:29
2024-08-06 14:10:15
2024-08-06 14:08:00
2024-08-06 14:05:45
2024-08-06 14:03:30
2024-08-06 14:01:15
2024-08-06 13:59:01
2024-08-06 13:56:46
2024-08-06 13:54:31
2024-08-06 13:52:17
2024-08-06 07:33:59
2024-08-06 07: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