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三人娶同一个女人,本以为是个笑话,没想到却是真实的历史
2024-10-16 21:05:52
原武警部队14个机动师历史介绍(十二)
(二/8)41师:前身为1947年2月由太岳军区1分区新7团、2分区警卫团、4分区独1旅(1团和2团)组建的太岳军区22旅。1947年7月,该旅编入新组建的晋冀鲁豫军区八纵,番号仍为22旅。但是请注意,这个22旅从建成起,就一直在陈大将的四纵编成内接受其指挥,从来没有真正在晋冀鲁豫军区八纵的指挥下遂行过作战任务。1947年7月,晋冀鲁豫军区八纵成立,22旅当月底就跟着陈谢大军(四、九纵和西北民主联军38军)渡过黄河,挺进豫陕鄂地区,成为继刘邓、陈粟之后的第三支经略中原的大军。所以说该旅的经历还是比较复杂的。
太岳区群众在太岳烈士陵园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
22旅正式归属四纵序列是在1947年11月,不过其建制内的64团(前身为太岳军区1分区新7团)调出,归豫西第1军分区指挥。之后这个64团一部分发展为42军125团,一部分和廖运周的110师起义部队一部整合改编为42师126团1营,大家这里划重点记录一下,后面还会提到它。1948年5月,改称中野四纵22旅。1949年2月,正式授予番号为14军41师,下辖:
121团:前身是太岳军区2分区警卫团(有番号似乎为警备5团)。1947年2月,改为太岳军区22旅65团。同年7月,编为晋冀鲁豫军区八纵22旅65团。1948年5月,改称中野四纵22旅65团。
122团:前身是太岳军区4分区独1旅的第1团和第2团。1947年2月,合编为太岳军区22旅66团。同年7月,编为晋冀鲁豫军区八纵22旅66团。1948年5月,改称中野四纵22旅66团。
123团:前身是1948年4月由河南新安县的县大队改编而来的新安独立团,22旅的64团调出之后,就由该团补入22旅。之后也一直以新安独立团的名号在22旅建制内作战,直到被授予123团这个番号。
从上述团级部队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41师是一支比较年轻的部队,其121团和122团是由抗战期间的太岳军区部队独立发展而来,也没有任何红军血脉。不过,跟着陈大将混的部队一般来说结果都不错,41师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逐步发展壮大。解放战争时期,该师参加了开辟豫西根据地、 淮海、渡江、解放两广和进军云南等战役战斗,也算久经沙场了。建国后的41师,一直随14军镇守祖国西南边陲,曾数次参加剿匪战斗,对山地作战有一定经验。
中间是陈大将,右一为41师首任师长查玉升
1952年5月,123团(欠3营)调出(整编为2个边防小团),军区就把43师128团划归41师改称为123团。话说这个43师应该是15军编成内最悲催的师了,番号是15军头一个,但裁撤也是头一个——1952年4月即被撤消,都没捞着和15军大部队一道去朝鲜的机会(反而是10军29师被编入15军建制内参加抗美援朝)。43师师部改建为云南昭通警备区,127团调13军39师编为117团,128团调14军41师编为123团,129团则改为云南省边防局直属公安团。再看看它的兄弟部队44师和45师,上甘岭打出威名后,直接上天,都不和陆军兄弟们一道混了。
1979年2月,41师在14军编成内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先是历时两天,攻下孟康县城;接着历时一天半,打下发隆镇。之后,41师作为军预备队,在东家地区加入战斗,以121团向栋光穿插,122团和123团沿7号公路发展进攻,砸向越军红河东岸的纵深防御体系。在顺利攻占朗勒、为麻地区后,胜利班师。战后统计,41师共歼敌1620人(毙敌1485人,俘敌135人),其121团2连被军委授予“尖刀英雄连”荣誉称号,122团2连被授予“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1984年4月,41师与兄弟部队一道,对老山、者阴山一线发起进攻,成功收复两地,同时也开启了长达十年的两山轮战。
我军攻占发隆镇
1985年10月,41师在百万大裁军中得以保留,整编为14集团军41师,执行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辖121、122、123团、师炮兵团。1992年9月,121团撤消(1营改编为日喀则军分区独立营),42师124团划归41师建制。另外,虽然42师建制撤销,但其辖内126团1营被保留编入124团。前面我们讲过,这个营其实就出身于41师的前身22旅,现在算是回娘家了(当然,126团的沿革也是非常复杂,具体就不展开了)。
那有人可能会问,42师都没了,这个126团1营凭什么能得以保留?凭战功!1营在刚刚结束的边境战争中,攻如猛虎,胜利收复扣林山;守如磐石,在之后两个多月的防御战中,力保阵地不失,并歼敌802人,被军委誉为“创造了在山地丛林地作战的典范”,授予其“扣林山战斗英雄营”的荣誉称号,也是入选建国70周年阅兵式百面战旗的英模单位。在防守越军第一波反击的作战中,1营3连7班班长韦力仕带领全班面对10倍于己的反扑之敌,血战6小时,打退敌四次进攻,力保阵地不失。战后打扫战场时,大家发现韦力仕烈士胸腹部有20多个弹孔,但身体仍然保持射击姿势。烈士生前使用的56式冲锋枪,仅枪托上就留有十余处弹孔,现被陈列于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内,向观众无声地诉说着当年战斗之激烈,我军战士之英勇。大家有空去博物馆参观,不妨去瞻仰一番。
当年对扣林山九勇士的报道(九勇士中有四人在战斗中牺牲,剩下五人也都负伤)
1996年10月,41师移交武警部队,改为武警机动师,下辖武警122团、123团、124团、714团(原师炮兵团改编)。2018年1月,该师疑似改编为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机动支队,不过“扣林山战斗英雄营”的传承部队已改为武警云南省总队机动三支队机动一大队。
今日的“扣林山战斗英雄营”
2024-10-16 21:05:52
2024-10-16 21:03:37
2024-10-16 21:01:22
2024-10-16 20:59:07
2024-10-16 20:56:53
2024-10-16 20:54:38
2024-08-19 16:43:38
2024-08-19 16:41:23
2024-08-19 16:39:08
2024-08-19 16:36:53
2024-08-19 16:34:38
2024-08-19 16:32:23
2024-08-19 16:30:09
2024-08-19 16:27:54
2024-08-19 16:25:39
2024-08-19 16:23:24
2024-08-19 00:43:24
2024-08-19 00:41:09
2024-08-19 00:38:54
2024-08-19 00: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