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武警部队14个机动师历史介绍(十二)
2024-10-16 21:08:07
陈元光系列1:关于陈元光这个人及特殊的历史原因引起的争议
文:杨峰
关于陈元光这个人
内容提示:陈元光(657-711年)于唐初跟从祖母魏敬追随其父陈政,率领来自中原光州的八十七姓近万名将士,赴闽平乱,准奏建漳,传播中原文明,教化闽地民众。被闽、粤、台及东南亚的开漳将士后裔尊为“开漳圣王”。
唐初,泉(州,今福州)、潮(州)间多是蛇豕出没的荒凉地区,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这一带的“蛮獠”首领雷万兴、蓝奉高,联合苗族首领苗自成及广寇陈谦、陈诚等,发动了对抗官府,进而攻城掠地的“蛮獠啸乱”。大唐朝廷遂派玉铃卫翊府左郎将陈政(616-677年)率领卫戍山西边疆的3600名府兵疾驰南下入闽平乱。唐军入闽后因敌众我寡,退保九龙山,奏请朝廷增兵。大唐朝廷再命陈政之兄长中郞将怀远将军陈敏、右郞将云麾将军陈敷招募中原光州5000余将士,入闽支援。陈政71岁的母亲魏敬和年仅13岁的儿子陈元光随军南行。随着援军的到来,唐军大败蛮寇,陈政遂率部将就地营建村落、安置军眷,称“唐化里”,对流散的蛮民则“抚而籍之”。仪凤二年四月(677年),陈政积劳成疾病逝于军中,年仅21岁的陈元光奉诏代理父职。
陈元光(657-711年)率唐军英勇善战,屡败“蛮獠”,又数次入粤,剿抚并举,基本平息了唐初以来在这里屡屡发生的动乱。为长治久安,陈元光上《请建州县表》请建一州于泉、潮间,以控岭表。垂拱二年(686年),朝廷下诏准建置漳州于绥安地,辖漳浦、怀恩二县,陈元光兼任漳州剌史。陈元光唯贤是举,量才擢用,并发动将士定居闽南,对蛮民建立“唐化里”,实行区划自治,“恩惠”感化蛮民,鼓励蛮汉通婚,促进民族融合,传播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化,兴修水利,通商惠工,施行“文治”“徳治”。从而实现了闽粤地区的民族统一,创造出一个方数千里“烽火无惊,号称乐土”的漳州。
陈元光认为“治漳之要则在兴庠序”。兴儒教,办学校,传播中原文化,创办了我国最早的书院、漳州第一所学校——松洲书院。书院创立后,兴办社学、义学在闽南一带蔚成风尚,文教渐兴,在漳州实现了“民风移丑陋,土俗转温醇”的巨大变革。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农历十一月初五,啸乱酋首篮奉高,率领蛮獠残部突袭岳山,陈元光率轻骑仓促御敌,因“援兵失期”,以身殉职,时年55岁。
陈元光殉难后,他的子孙陈珦、陈酆、陈谟先后担任漳州剌史。从总章二年至元和十四年(669-819年),陈氏祖孙六代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150年,使闽南包括闽西、粤东等地区从蛮獠啸乱之地变为“畿荒一德”,汉蛮和睦,安居乐业的“富庶之区”。漳州亦成为八闽名郡之一。
陈政、陈元光及所率领的光州87姓近万名将士及家眷,全部落籍不归。这批中原光州移民及其子孙,成为闽南漳州及泉州、龙岩和粤东一带的居民主体,其后裔于三、四百年前,又不断繁衍迁播于台湾和东南亚及海外各地,为台湾地区的开发和东南亚及海外社会的发展,为中华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深远。
陈元光开创漳州,传播中原文化,功勋卓著,殉职后,被感恩戴德的民众崇敬朝拜,并供奉为神。唐太极元年(712年)正月,睿宗李旦頒发封谥陈元光的诏文。从唐至清,被赐封23次。陈元光在闽南民众中有着崇高的威望,被尊为“开漳圣王”,奉祀他的庙宇遍布闽粤台及世界各地,陈元光也由人变神,并代代相传。
历史原因引起的争议
内容提示:因官修唐史对武则天执政时期采取回避态度,发生在武周时期的陈元光开漳缺乏记录,陈元光史迹仅凭百姓口口相传以及对陈元光的神话才得以流传,遂造成后世仅凭野史、传说、家谱等才得以部分恢复陈元光的史实,也因此造成陈元光籍贯之说的混乱。因各自选取的依据不同,历史上陈元光籍贯就有“颍川”“河东”“揭阳”“光州固始”“光州弋阳”五种不同的说法。
陈元光开漳教化之时,正处“武周”时代,在讲究封建正统的过去,武后时代都被视为一个极其敏感的历史时期,历朝历代都被排除在封建正统之外。南宋时,黄桂在《嘉定清漳志》中就感慨:从唐至宋,陈元光的经历“四百年间漫无可考”。但英雄之事迹却深植于陈元光的家乡以及曾经被“开漳教化”闽地的百姓与陈氏后人心中。北宋晋江人吕璹知漳浦县时写道:“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陈元光的“勋业幸凭口碑犹得以永垂后世”。
可以想见,数百年后封建时代正统的史志最后能排除“武周”强加在陈元光身上的阴影,一定是在民间对陈元光认知的推动下,才慢慢有所松动的。但也因为这时陈元光的史实在正统志书上已漫无可考,正统史志又反过来从民间的传说、陈氏的族谱中寻找依据。以至于在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明清后官方正史中,留下了一些诸如时间、辈分、籍贯等记载上的错误。
因各自选取的依据不同,根据野史、根据传说故事、根据家谱记载,当然也有零星官方史志记载,目前陈元光籍贯有“颍川”“河东”“揭阳”“光州固始”“光州弋阳”五种不同的说法。陈元光籍贯的五说中,颍川是陈氏先辈生活的地方,河东是陈元光祖辈父辈长期领兵戍守的地方,揭阳是陈将军曾经任职“岭南行军总管”的地方。这三说和陈元光的祖籍地是很容易厘清的。而“光州固始说”却是由来已久,并有一定的影响,造成了陈元光籍贯的混乱。
2024-10-16 21:08:07
2024-10-16 21:05:52
2024-10-16 21:03:37
2024-10-16 21:01:22
2024-10-16 20:59:07
2024-10-16 20:56:53
2024-10-16 20:54:38
2024-08-19 16:43:38
2024-08-19 16:41:23
2024-08-19 16:39:08
2024-08-19 16:36:53
2024-08-19 16:34:38
2024-08-19 16:32:23
2024-08-19 16:30:09
2024-08-19 16:27:54
2024-08-19 16:25:39
2024-08-19 16:23:24
2024-08-19 00:43:24
2024-08-19 00:41:09
2024-08-19 00: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