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那么厉害,刘邦为啥不让韩信正面刚项羽,而是自己硬抗项羽
2024-08-07 20:13:31
关于正冈子规的评价如何?正冈子规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历史
读了很多的俳谐,俳句。
最喜欢的就是正冈子规,就是这位12岁写出【一声孤月下,啼血不可闻,关夜空欹枕,故乡万里云。
】的子规;就是这位在《獭祭书屋俳话》里发时代之先声,提出应该摒弃连歌14个音节的胁句,将17个音节解放出来,于是乎出现了现代人熟悉的575结构;虽然江户时代出现过松尾芭蕉,小林一茶,与谢芜村这些名家,但是第一个真正做到摆脱连歌的束缚并且影响后代的575还是这位正冈子规。
最最重要的是正冈子规让主流正统文学接受了这个被称作下级武士,町人世界的俗文学,当他在《俳句大要》上写下俳句是文学的一部分,文学是美术的一部分;故美的标准就是文学的标准,文学的标准就是俳句的标准。
100多年过去了,时间证明了正冈子规是对的,胁句就像多余的尾巴一样,除了能体现出谐谑之外,只能掩盖文学性。
正冈子规像幕末文学家一样出生 1868年在一个下级武士之家 松山藩。
1868那一代文学家是日本最后一代拥有古典素养,并且崇尚西学的一代。
坪内逍遥,森鸥外,夏目漱石,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幸田露伴莫不如是,都是早年接受汉学熏陶,20岁左右都去学习英语,要么去江户,要么留学。
这是日本第一代接受西方高等教育的一代,也是最后可以读汉文典籍的一代。
之后的世纪末新世纪初那一代比如芥川龙之介,中村真一郎等等已经不会做真真意义的汉诗。
正冈子规很幸运,赶上黄金时代的末班车。
只不过由于身体不好 患肺结核,在东京帝国大学 国文科中途退学,之后就以俳句,歌人自成一家。
提到这段经历必须提一提夏目漱石,从日清战争结束之际,正冈子规就在松山的夏目漱石家养病,并且此段时期是夏目漱石创作俳句的时期 夏目漱石的小说事业只是1905年之后的事,两人互相影响,开启了明治时代的俳句辉煌 可以看看当时正冈子规自己的杂志《不如归》的发行量。
正冈子规虽然只活了35岁,但是他创作的俳句,以及众多弟子的后世的影响,在近代俳坛上无出其右。
而且最喜欢他的反权威,当时的正统文坛认为高水准的俳句只有出自御歌所,但是子规说,民间有更胜一筹的俳人,并认为俳句是平等无歧视的。
正冈子规的弟子的出身都不高 比如高浜虚子。
正冈子规的俳句千千万,但是最喜欢两首 一首是他的临终三绝笔之一的 妻穿旧布袜,向着远方跨。
丝瓜花吐艳,痰堵弥留间。
完全是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真实流露,可以说正冈子规更像町人小林一茶,不像隐士松尾芭蕉。
还有一首提的不多,但是我认为这一句可以显示俳句特有的短小的美学,只有日本这一家,但是看俳句最好还是看原文,文字之美,声音之美,每一个假名都渗透着自然的绮景,还有淡淡的禅味。
这句俳句是正冈子规离开夏目漱石的愚陀庵,在返京途中逗留奈良时写下的,据说正是蝉鸣深秋的一天,黄昏临近,正冈子规在一家茶馆小憩喝茶,并且在品尝柿子时,突然法隆寺响起了钟声。
在这一声雄浑苍凉的钟声之后,正冈子规就写下那满含禅意的一句话——正吃柿子时,法隆寺响起钟声 于是我也跟着读出这句话——正吃柿子时,法隆寺响起钟声,耳边仿佛听到了钟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024-08-07 20:13:31
2024-08-07 20:11:16
2024-08-07 20:09:01
2024-08-07 20:06:46
2024-08-07 20:04:32
2024-08-07 20:02:17
2024-08-07 09:39:11
2024-08-07 09:36:57
2024-08-07 09:34:42
2024-08-07 09:32:27
2024-08-07 09:30:13
2024-08-07 09:27:58
2024-08-07 09:25:43
2024-08-07 09:23:29
2024-08-07 09:21:14
2024-08-07 09:18:59
2024-08-07 03:00:32
2024-08-07 02:58:17
2024-08-06 20:51:03
2024-08-06 20: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