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帮 > 历史 > 正文

​撒削弱之战,明军占据兵力优势,为什么最后会失败

时间:2024-08-08 05:32

来源:男人帮

点击:

撒削弱之战,明军占据兵力优势,为什么最后会失败

每当一提起撒削弱之战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明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战役爆发,结果明军惨败而归,努尔哈赤统帅的后金占据主动权。

此战役在历史上意义重大,称得上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对于萨尔浒之战的失败,许多人是将其归咎于杨镐分兵。

当时明军采取的是兵分四路,合而进之的策略。

结果被努尔哈赤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核心战术所破解。

明军的兵力分散,给了努尔哈赤以各个击破的机会。

但事实上,分兵这个战术是没错的。

因为明军多步兵,多辎重,骡车马匹极大的制约的部队的灵活性。

根据战后的伤亡统计来看,明军的辎重部队,亦是非常庞大。

阵失马、骡、驼二万八千六百余匹…… 相对而言,后金军队则要灵活得多,而且他们处于守方,占据地利优势。

如若合兵进之,后金军队完全可以就只需要盯着你这一路明军打就行了,不管是沿途设伏,还是背后袭扰。

渔猎山林的女真人绝对能够给明军造成巨大的杀伤。

甚至于正面硬刚,明军也不一定能占上风。

首先明军所谓的总实力优势不明显。

关于明军的兵力,历史上说法很多。

有诸如明军十三万,后金六万,或者明军二十万,后金六万的说法。

甚至于还有皇太极三十人大破明军四十万的神迹。

萨尔浒之战,太宗以三十精骑败明兵四十万,载在琅书。

不知道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当时明军的参战总兵力顶多也就八九万。

《三朝辽事实录》有明确记载:主客兵共计八万八千五百三十余 当然,如果仅仅这么一条,未免有孤证之嫌疑。

旁引以下当时兵部尚书黄嘉善的奏疏: 今合蓟镇援兵仅三万有余,选调宣大山西延宁甘固七镇兵马一万六千,蓟镇各营路兵丁数千,及辽镇招募新兵贰万,通共未满八万,将来分派数路,不免气势单薄,今刘綎议调各土司马步兵丁通计二万有奇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数据:未满八万和二万有奇,估计差不多能有十万。

但这些兵马,里面的土司军队只是议调,由于时间太紧,最终其实只来了七千人。

如果再加上朝鲜和海西女真的盟军,那差不多能有十来万。

而后金军队则是六万,这个数据没多大争议。

因为就当时的后金国力来说,能拉出六万人已经很不错了。

如此一看,明军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

但明军数量虽多,质量却堪忧。

根据兵部尚书黄嘉善的奏疏来看,这些明军里面,有两万是招募的新兵,有多少战斗力,真不敢保证。

还有七千多是西边儿调来的土司兵马。

他们的战斗力估计也够呛。

此外西边儿调来的那些客兵,也不如人意。

主将杨镐曾上书吐槽过,这些客兵羸弱不堪。

西来所调兵马,仅有马林所统计是挑选,余皆尪羸不堪,且有未出关者。

正儿八经有经验的,也就原本辽镇的老兵,他们有多少人呢?按照黄嘉善的说法,当时辽镇全额兵马也就是六万,除去守城的,也就能挤出来两万余。

这些人如果加上蓟镇援兵,不到四万人。

辽东全镇额兵不过六万,除城堡驿站差拨外,实在仅贰万余人,各有防守之责,今合蓟镇援兵仅三万有余 换句话说,明军中真正能打的,其实也就这四万人。

他们面对后金军队有优势吗?估计很难。

因为后金军队与原来明军面对的蒙古人不一样,他们并不是一味的骑兵袭扰战术。

辽东山林密布,并不像蒙古那边的一片坦途。

所以后金军队是步骑混编,玩儿的是正面冲杀。

战斗时,穿戴重甲的步骑兵冲锋在前;穿短甲的弓箭手在后掩护;最精锐的禁卫骑兵巴牙喇作为总预备队,随时接应。

这就意味着,明军如果采取抱团进攻的方式,必定会与后金军队产生一个正面的碰撞。

或许能赢,但绝对是惨剩。

这不是明军想要的战斗,他们的战略目标乃是后金都城赫图阿拉,最大限度地摧毁后金地政治中心,或者说那里才是明军理想地决战之地,毕其功于一役,将努尔哈赤歼灭在老巢,完成事实上地灭国。

这也是杨镐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地原因。

分进合击这种战术在军事应用上很常见。

其本质就是利用地利在多个方向上进行有效机动,然后在会战地域合力对敌军实施多面攻击。

其既可以有效地分散牵制敌人,也可以缓解己方地后勤压力。

因为信息不发达,指挥通信手段有限,像这种长距离奔袭,对于后勤补给是一项很大的考验,单位地理区域的补给输出也有一定限度的,故而组织大规模进攻时,古人往往习惯把大军分开,以分担指挥、后勤的压力。

当然,其最核心地优势就是多路出击,让敌人应接不暇。

因为明军兵力本就优势,其分兵之后,虽然局部劣势,但有着一定的抵抗力和威胁性。

后金军队正常情况下是无法仅仅靠一路大军就来操作地。

毕竟后金不是蒙古,他们那么多灵活机动地骑兵,而且明军地战线拉扯较长。

后金如果一路去,很难做到在消灭一路明军后,还能快速转战回防,甚至于各个击破。

最理想也是最常见地一个情况就是后金军队被一路明军牵扯,然后其他各路明军继续战略合围,从而完成目标。

咱不妨举个例子,东晋末年,南朝大将刘裕北伐,在灭后秦之战中,兵分六路,其中有三路打到关中外围。

后秦大军选择集中兵力,分两路重拳出击。

结果被晋军拖住,第三路则趁机猛攻长安。

后秦军队不得不放弃进攻,回兵防守。

而这边晋军则乘势追击。

最终大胜。

萨尔浒之战地理想情况其实也就是这样一个结果。

至于分兵抵抗,那更是明军想见到的。

本来后金就兵力劣势,这种劣势在人越少地时候,差距越大。

如果努尔哈赤针对性分兵,拿结果便是各路报捷,各个击破。

那么为什么输了呢? 主要是实际操作出了问题,就跟咱们做数学题一样。

方法思路对了,但中间地计算错了,那得到的肯定还是错误答案。

分进合击这个战术优点很突出,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一个是兵力分散,一个是指挥协同困难。

所以其需要各路军队完美地配合,严格地按照计划步骤来。

但是明军这儿偏偏有些人,就喜欢搞事情,这个人便是西路军总兵杜松。

本来按照计划,虽然各自分兵,但大势上还是有着一个呼应联系。

后金军队不管打谁,短时间内相应地友军会给予一定地支援。

只要将后金军一拖住,这边再进逼赫图阿拉,后金便是进退两难的地步。

但是杜松过于轻敌,贪功冒进,冒雪急行,脱离了阵型,结果被努尔哈赤逮住了机会,仅仅一天,便被全歼。

之后努尔哈赤又转战北路,又是一场胜利。

两路主力被破,明军大势已去,只得接受失败。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许多运气成分。

比如杜松被乱箭射死,早早的就挂了导致北路军群龙无首,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

否则三万主力明军,努尔哈赤想要短时间吃下,估计有点困难。

再比如明朝刘綎所率的东路军,其实正常情况下,已经是能到赫图阿拉了,但山路崎岖,行动不便,导致大军耽搁了不少时间。

不然努尔哈赤估计不能又充足的时间来对付北路军。

其实这一点也不能算是客观原因,准确来讲刘綎应该是被杨镐给算计了。

二人早年有隙,所以在计划上,杨镐东了手脚。

东路军的路线偏远崎岖不说,其实力也是四路最弱,兵微将寡,装备陋劣。

可偏偏是这一路,打得最为英勇刘綎带着土司马步兵一马当先,最终战死沙场。

而后有着戚家军血脉的南军部队则和朝鲜军队,则用狼铣长矛和火枪长炮,给予后金军队以重大杀伤。

此外,杜松冒进败亡的背后,还暴露出许多问题。

比如说咱们前面提到的指挥协同,原本分兵之后,信息传递就困难。

在古代,这种时候往往需要大量的斥候,也就是侦察兵,负责查探敌人动向,第一时间汇报,以便己方做出反应。

但明军这方面,做得简直太差了。

杜松被歼灭后,北路军才得到消息,根本无法前去支援。

并且由于主力被歼,导致自己也身处险境,只能是被动防守,最终被后金军队吃掉。

而更远一点的东路军,西路和北路两路大军都被歼灭了,他居然一点不知情,还埋着头按计划前进。

结果被后金军队迎头赶上,一棒敲回了老家。

此外,作为机动兵力,或者说预备队的南路军,在沈阳无动于衷,出了主将的犹豫不决之外,情报的缺失估计也是原因之一。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前面讲的,明军真的是不能打,战斗力赶后金军队差远了。

这不仅仅是新兵弱兵的原因,还有装备。

由于没钱,明朝后期长期武备废弛,明军的身上的防护甲胄还不如朝鲜,更不要说后金军队了。

明军盔甲大都只是保护胸背,其他部位并无保护。

所以常常会被女真弓箭手于五步之内,专射面胁,每发必毙。

然后再武器方面,明军所谓的火器优势,其实用处不大。

比如制式装备三眼铳,稳定性差不说,主要是射程太短,没弓箭来得有威胁性。

总结来说,明军就是纯武力太差,玩战术又瞎玩儿,肯定要输啊。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历史人物解读: 关羽水淹七军后为什么于禁备受非议 最后羞愧而死

​历史人物解读: 关羽水淹七军后为什么于禁备受非议 最后羞愧而死

历史人物解读: 关羽水淹七军后为什么于禁备受非议 最后羞愧而死 还不知道:关羽水淹七军后于禁备受非议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今天我们来聊聊...

2024-08-07 20:22:30

​谢道韫与王凝之的婚姻生活如何他们相配吗?

​谢道韫与王凝之的婚姻生活如何他们相配吗?

谢道韫与王凝之的婚姻生活如何他们相配吗? 谢道韫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有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谢安在雪夜见识了亲侄女谢道韫的才华后,寻思着一定要为她找到一个...

2024-08-07 20:20:15

​历史人物:古时候六部尚书之中工部为什么被人看不起看看他们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古时候六部尚书之中工部为什么被人看不起看看他们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古时候六部尚书之中工部为什么被人看不起看看他们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对古代工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最近几年,古装剧是越来越火,...

2024-08-07 20:18:00

​关于正冈子规的评价如何?正冈子规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历史

​关于正冈子规的评价如何?正冈子规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历史

关于正冈子规的评价如何?正冈子规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历史 读了很多的俳谐,俳句。 最喜欢的就是正冈子规,就是这位12岁写出【一声孤月下,啼血不可闻,关夜空欹枕,故乡万里云。...

2024-08-07 20:15:45

​韩信那么厉害,刘邦为啥不让韩信正面刚项羽,而是自己硬抗项羽

​韩信那么厉害,刘邦为啥不让韩信正面刚项羽,而是自己硬抗项羽

韩信那么厉害,刘邦为啥不让韩信正面刚项羽,而是自己硬抗项羽 楚汉相争结束后的汉六年,刘邦在洛阳南宫白酒设宴。 宴席间,刘邦与大家共同探讨了项负刘胜的原因,诸臣讲,主...

2024-08-07 20:13:31

​古时候帝王为什么不喜欢让漂亮宫女伺候?

​古时候帝王为什么不喜欢让漂亮宫女伺候?

古时候帝王为什么不喜欢让漂亮宫女伺候?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最高的统治者就是皇帝,皇帝拥有着最高的权利,也享受着最好的待遇。 众所周知,皇帝是有着自己的三宫六院的...

2024-08-07 20:11:16

​曾经的四大名镇之一,当年如此辉煌,为什么会衰败的这么严重?历史

​曾经的四大名镇之一,当年如此辉煌,为什么会衰败的这么严重?历史

曾经的四大名镇之一,当年如此辉煌,为什么会衰败的这么严重?历史 在明清时期,中国有四大名镇,它们分别是江西的景德镇、广东的佛山镇、湖北的汉口镇、河南的朱仙镇。 现在...

2024-08-07 20:09:01

​伯禽治国颇有才能,为什么还是有人预测要被齐国超越?历史

​伯禽治国颇有才能,为什么还是有人预测要被齐国超越?历史

伯禽治国颇有才能,为什么还是有人预测要被齐国超越?历史 由于自己还要在朝廷里面辅佐君主,周公就让他的儿子去鲁国接受封地。 临走之前嘱咐儿子说,我的身份已经跟高贵了,...

2024-08-07 20:06:46

​沙僧原型是什么妖怪?历史

沙僧原型是什么妖怪?历史 沙僧原本并不是妖,他是天庭卷帘大将,但因触犯天条被贬入凡间,此后成为了一个食人的妖怪。 那沙僧原型究竟是什么妖呢?最几年有很多关于西游的作...

2024-08-07 20:04:32

​历史人物:蜀汉后期为什么会出现人才危机是由哪些真相导致的

​历史人物:蜀汉后期为什么会出现人才危机是由哪些真相导致的

历史人物:蜀汉后期为什么会出现人才危机是由哪些真相导致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蜀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朋友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疑问,为什么在...

2024-08-07 20:02:17

​历史人物 :古时候长枪末端安一个枪纂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 :古时候长枪末端安一个枪纂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 :古时候长枪末端安一个枪纂是因为什么 枪,又称矛,是冷兵器时代的最常用的主战兵器之一。 在数千年的古代军事史上,众多的兵器不停地随着时代变迁诞生、变化、消亡...

2024-08-07 09:39:11

​秦国能够灭六国一统天下六国联合为什么打不过秦国

秦国能够灭六国一统天下六国联合为什么打不过秦国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国和六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虽地处西陲,但它的王族可是中原人,其祖先伯益跟随过大...

2024-08-07 09:36:57

​蟒袍是一种什么服饰?清朝官员一般在何时才会穿蟒袍?历史

​蟒袍是一种什么服饰?清朝官员一般在何时才会穿蟒袍?历史

蟒袍是一种什么服饰?清朝官员一般在何时才会穿蟒袍?历史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蟒袍是一种规格比较高的服饰,一般平民老百姓是不可能有机会能穿这种衣服的,当然它的地位也那...

2024-08-07 09:34:42

​历史人物解读:6岁的顺治与34岁的长子,为什么是顺治即位?

​历史人物解读:6岁的顺治与34岁的长子,为什么是顺治即位?

历史人物解读:6岁的顺治与34岁的长子,为什么是顺治即位?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皇太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皇太极是大清的开国皇帝,在位17年,1643年8月9日,在...

2024-08-07 09:32:27

​甲午战争中临阵逃跑的将领是哪位

甲午战争中临阵逃跑的将领是哪位 甲午海战之前,清廷曾花费二十余年时间经营海军。 就经费方面来讲,清政府投入海军的经费一点也不比当时日本的投入少。 来揭秘吧考察得知日本...

2024-08-07 09:30:13

​尉迟恭怎么牺牲的尉迟恭鞭毁人亡的真相是

​尉迟恭怎么牺牲的尉迟恭鞭毁人亡的真相是

尉迟恭怎么牺牲的尉迟恭鞭毁人亡的真相是 正文 尉迟恭怎么牺牲的 尉迟恭鞭毁人亡的原因是2023-31 14:04发发网编辑:洋洋尉迟恭是唐朝名将之一,跟随李世民东征西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4-08-07 09:27:58

​历史人物:为什么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 改造,而是选择宁古塔?

历史人物:为什么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 改造,而是选择宁古塔? 在许多清朝历史剧中,常会听到不同时期、不同皇帝动怒时的一句经典台词: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

2024-08-07 09:25:43

​历史人物:蒙古铁骑实力超群,他们一生只败过两次战役

​历史人物:蒙古铁骑实力超群,他们一生只败过两次战役

历史人物:蒙古铁骑实力超群,他们一生只败过两次战役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成吉思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其在...

2024-08-07 09:23:29

​崇祯皇帝帝比前任勤政多了为什么却亡了国?历史

​崇祯皇帝帝比前任勤政多了为什么却亡了国?历史

崇祯皇帝帝比前任勤政多了为什么却亡了国?历史 公元1627年,23岁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因病去世,其弟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皇帝。 从史书上来看,崇祯帝可是个勤快人,比明朝的大多数皇帝都...

2024-08-07 09:21:14

​赵云有几个儿子他们为什么默默无闻,毫无建树

​赵云有几个儿子他们为什么默默无闻,毫无建树

赵云有几个儿子他们为什么默默无闻,毫无建树 赵云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我们读三国,不管是历史还是小说,对于赵云的印象都是非常好的,他一...

2024-08-07 09: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