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十三太保”们,到底何方神圣??
2024-10-16 21:14:51
书房的历史
书房,在现代社会的住所中,已经是标配,基本是除了卧室,厨房之外,算是最重要的房间了。自古以来,书房是藏书、读书、写作、修行的场所,也是会客畅谈、勤学治学、休闲养心之所。在当前知识社会的时期,书房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早已无需多言。那么书房是如何起源和演变的呢?
修篁书屋图
书房,顾名思义,那就是放书的房子或者房间。在古代,书房有好几个意思,一是朝廷、官府收藏书籍、书画的场所,二是家中读书写字的房间,其三就是家塾、学堂或者书店的意思。
书,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作为记录内容之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一代又一代的人可以从书本中直接获得祖先们留下的知识和经验,继续推进人类文明前进。而书房最直接的功能就是藏书,倘若书房没有书,那便难以称作书房了。
传统文人书房
据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中国的书房大概萌芽于奴隶社会的后期,也就是我国西周时期。那时候的统治阶层为了巩固政权,管理臣民,王公贵族子弟就要学习一些典章制度等管理民众的基本知识。白天老师在指定的学堂教授学生之后,晚上老师和学生们回到家中后,还需备课和复习做功课什么的等,因此至少需要有一个房间,专门用来藏放资料和阅读写作等,所以书房从此应运而生。
而后书房随着文明的发展,涵义也越发丰富,据说真正意义的书房始于汉唐,宋元已经相当普及,明清达到鼎盛。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有隋唐时期的书楼、草堂、别业等,文人大多喜欢用斋、堂、屋、居、室、庵、馆、庐、轩、园、亭、洞等来命名,是专门用来藏放书籍、阅读写作、修行或者工作的地方。
庐山草堂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书房,比如杜甫的“浣花草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王维的“辋川别业”等,形式有别,各具特色,不过都是寄寓主人的理想追求和个人喜好。在文人的世界里,书房是其脸面之一,就犹如武人的战马,所谓好马配好鞍。文人追求内敛和含蓄,也讲究凸显和个性,所以书房便是承载这份情怀的最佳场所之一,是文人表达内心的一个缩影。这时候的书房也超出了仅仅作为空间使用的概念,上升到了深层次的意境表达。
西溪草堂
在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中,统治阶层向来崇尚文学才能,科学技术是不被重视的,毕竟世界的工业革命自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中国就更无需多言了。在那些农耕的时代里,知识分子们学而优则仕,书房是他们的容身之所,也是追求仕途的起点,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自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文人墨客,诗词书画,发展达到了顶峰,书房的作用更加不可言喻。直至明清时期,最为人们熟知的是,康熙帝在紫禁城设的南书房和上书房,上书房是皇子读书学习的地方,南书房是清代特有的御用机关,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是最高形式意义上的书房。
上书房
书房,在以前又叫书斋或者文房,书房其实是现代才开始流行的叫法。人作为高级智慧生命,早就过了蛮荒的时代,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就追求精神世界,而书房正是承载这件事的场所,作为阅读、书写以及业余学习、研究、工作的空间,在现代的生活中,书房几乎不可或缺,对于喜爱读书写作的人,都想拥有一间自己的书房,因为那不仅仅是书房,那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现代精装书房
2024-10-16 21:14:51
2024-10-16 21:12:37
2024-10-16 21:10:22
2024-10-16 21:08:07
2024-10-16 21:05:52
2024-10-16 21:03:37
2024-10-16 21:01:22
2024-10-16 20:59:07
2024-10-16 20:56:53
2024-10-16 20:54:38
2024-08-19 16:43:38
2024-08-19 16:41:23
2024-08-19 16:39:08
2024-08-19 16:36:53
2024-08-19 16:34:38
2024-08-19 16:32:23
2024-08-19 16:30:09
2024-08-19 16:27:54
2024-08-19 16:25:39
2024-08-19 1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