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帮 > 历史 > 正文

​韩愈是怎样的?苏轼为什么这么推崇他

时间:2024-08-06 07:27

来源:男人帮

点击:

韩愈是怎样的?苏轼为什么这么推崇他

韩愈是怎样的人?苏轼为什么这么推崇他?

苏轼曾在《潮州韩文公庙碑》里写道: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苏轼为什么那么推崇韩愈韩退之呢?下面历史百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被一代文豪苏轼盛赞是百代宗师的韩愈,曾在中秋时节写过一首诗:《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末尾几句是: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这是公元805年的中秋。

张功曹即张署,韩愈的朋友和同僚。

两年前,关中大旱,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旱灾消息,上报朝廷国泰民安,作为监察御史的韩愈查访后发现灾情严重,流民众多,已饿死不少百姓,激愤之下写了《论天下人饥状》向唐德宗进言免除旱区租税,遭到李实等人的谗害,直接被贬到四千里外的广东阳山做县令。

两年中两次大赦都有人从中作梗,未能调回京城,只改任江陵法曹参军,得知改任时写下这首诗,赠给也遭贬谪的张署,这一年韩愈37岁,还有二十年的挣命时间。

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们熟知的这联治学名言就是出自韩愈,他也的确是个苦娃。

韩愈出生于河南河阳,虽然祖辈也都为官,但他三岁时就父母双亡,由大他三十岁的兄长韩会抚养长大。

十二岁的时候,在外做官的兄长也病逝了,只剩下寡嫂郑氏与小韩愈艰难度日,寡嫂的含辛茹苦小韩愈都看在眼里,在困顿辗转的生活中小韩愈更加勤奋读书,以望有朝一日出人头地,报答像母亲一样养育他的嫂子。

韩愈18岁第一次进京参加进士科考试,却连续三次落第,直到24岁,第四次考试终于荣登龙虎榜,接着参加吏部的考试,却没有通过,这时候,嫂子郑氏过世了,嫂子没有等到韩愈的报答就离开了,韩愈满怀着遗憾回到河阳,为嫂子守丧。

次年,重整旗鼓的韩愈再度回到长安参加吏部考试,却连续两年落败,又无人举荐,韩愈就直接给宰相寄求职信,自荐真才实学,并针对考试制度的弊端进行了评述,然而接连三次上书都没有一点反响,出身寒微、没有任何背景只有一身才学的他根本没有引起官方重视。

怀才不遇,知音难觅,韩愈写下了流传后世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没有得到朝廷任用的韩愈迫于生计,只能到藩镇手下做事,开始了幕僚生涯。

韩愈先后在汴州、徐州的幕府做节度使推官,在这期间,与柳宗元两相呼应,积极推行文学革新的古文运动:继承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实质内容的骈体文。

这就好比放在现代,众人苦八股文久矣,有作家出来带头呼吁破除官话套话,写文章要好好说话,要言之有物,大家都觉得痛快。

韩愈也因此赢得了一大批文人学子的认可和追随,在文坛上渐有声望。

韩愈始终没有放弃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结束了第二段幕僚工作后,重回京城,第四次参加吏部考试,终于通过铨选,授官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时韩愈已34岁了,虽然官职不高,但终归是直接为朝廷做事了。

已是文坛领袖的韩愈非常乐于提携后进,广收门徒,特别是贫贱子弟他都非常同情,给予最大帮助,比如贾岛、张籍。

他以自己吃过的苦、走过的弯路总结出经验教授弟子,免于年轻人重蹈覆辙,能做到这一点真是难能可贵。

他目睹了科场黑暗,对门第观念影响下羞于为师的坏风气也深恶痛绝,一向敢做敢为,提倡不平则鸣的韩愈,以赠给弟子李蟠为契口,写下了千古雄文《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佳句,整篇文章不仅道理明晰透彻,且语言凝练工整,堪称美文极品。

文中所言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从师观念,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思想,得到三百年后苏轼的极大认可,至今对我们也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韩愈还写下《原道》等一系列文章,倡导仁爱道义,重新提振儒家思想,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复兴。

由于六朝以来国民沉溺于佛教,逐渐到了扭曲变态的地步,韩愈宣传儒家仁义之道的文章,正像给民众的一针清醒剂,是几百年来没人有过的高度,赢得苏轼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赞誉。

2

韩愈任职国子监博士一年后,升为监察御史,上任就发生了文章开头讲述的那一幕,被贬到偏远的广东阳山。

在阳山做县令的两年,韩愈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当地百姓以最质朴的方式表达对这位暖心父母官的爱戴——家家户户给新生儿取名都愿意带个韩字。

唐宪宗即位后韩愈被召回长安,任职国子博士,继续倡导古文运动和儒家思想。

正值宪宗治理下的史称元和中兴的时段,韩愈得到重用,从国子博士一路做到中书舍人。

藩镇割据问题一直是朝廷大患,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猖狂到派刺客进京刺杀主战派官员。

是战是和,朝廷两派意见争执不下。

主战派的韩愈给宪宗上了一封奏章,仔细分析了战情并阐述了翔实攻略。

元和十二年 817年,宪宗决定派宰相裴度率军征讨淮西节度使,任命韩愈为行军司马,也就是给统帅军队的裴度做参谋长。

这次平叛首次展示了韩愈有勇有谋的一面,得胜回朝后,升为刑部侍郎,也成为唐宪宗的心腹重臣。

苦娃韩愈仅凭着一身才能,终于奋斗到了权力核心,成为文武双全、名利双收的大人物,然而韩愈并没因此有什么变化,还是耿直书生本色,接下来一桩忠犯人主之怒的事,差点断送了性命。

元和十四年正月,宪宗派人到凤翔,大阵仗迎请佛骨,即释迦牟尼佛舍利,这一举动在长安掀起了巨大浪潮,人们纷纷捐资给寺庙以表虔诚,没有钱财的甚至以自残身体表示敬意,民间出现各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的乱相。

韩愈是坚定的儒学思想拥护者,排斥佛教道教,认为都是怪力乱神,更反对的是因信奉某种教义而耗费民脂民膏,扰乱现实生活。

于是直言上书了史上著名的《论佛骨表》,对皇上极力进行劝谏,力陈奉养死人骨头祈国泰民安、求长命百岁都是荒唐之举,不能因此误导天下人,建议烧毁佛骨。

说这些也就罢了,韩愈还列举出没有佛教的时候也长治久安的王朝,对比传入佛教后,王朝国运反而都不长,信奉了佛教的皇帝个个都短命,佛痴梁武帝虽然活得不算短,但没得好死,落得被活活饿死的下场……

这样一份言辞激烈的奏章令宪宗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对他的诅咒,要极刑处死韩愈。

裴度等一干人恳切求情之下,留得性命,贬到八千里外的广东潮州。

早朝上的奏章,晚上就接到被贬诏书,次日就必须立即出城不得耽搁。

51岁的韩愈在隆冬的寒风里拖家带口开始了八千里路的贬谪迁徙,走到蓝田县,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韩愈写下了后世传颂的这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的这个侄孙韩湘,后来被民间传说修道成了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或许就是因为韩愈一生排佛排道,才被人编排侄孙得道成仙的反例吧。

诗中所呈现的韩愈,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那股劲儿,为天下消除弊政而不惜生命。

然而,女儿却因此而丧命了:韩愈最小的女儿被迫离开长安的时候正是病中,一路颠簸劳顿,得不到良好的休养和治疗,不幸在半途病死,令韩愈痛心不已。

八千里路的长途跋涉,走了足足一百天才到达偏远蛮荒的潮州,韩愈也冷静下来进行了反思,认为自己言辞态度对圣上是有不敬之处,在给宪宗的谢恩表里虚心认了错。

宪宗了解韩愈本心是忠君爱国,只是太直率,收到谢恩信后,也已经气平了,因此韩愈只任了八个月潮州刺史,就改任袁州 今江西宜春刺史。

而这短短八个月,韩愈却做了许多惠及潮州百姓的实事:捐资办学、释放奴婢、驱鳄除害……当地百姓感念他,把笔架山改名为韩山,山下的溪则叫韩溪,后世为了纪念他,特意建了韩文公祠,宋代重修时苏轼写下了那篇《潮州韩文公庙碑》。

韩愈53岁回到长安,这时,宪宗被宦官害死,穆宗即位,同年,韩愈转任兵部侍郎,做了一件苏轼所言勇夺三军之帅的壮举。

穆宗刚即位,镇州兵变 今河北正定,朝廷新任命的成德节度使被王廷凑所杀,并自立为新的节度使,向朝廷要符节。

穆宗派裴度前去征讨,战事打了大半年仍僵持不下,朝廷被迫承认了王廷凑为成德节度使,但是整个河北地区依然政局不稳,因此,派韩愈为宣慰使,前往镇州安抚事态。

一介书生,单刀赴会去往虎狼之穴,韩愈刚出发,元稹就叹了一句:韩愈可惜。

朝廷百官都估计他此行是有去难回,穆宗也有点后悔,立即派书信,命韩愈就到镇州边境看看,不要真进去了,以防不测。

而韩愈没有自顾性命,还是毅然地深入镇州面见王廷凑。

此时的状况,王廷凑的军队还围困着深州,有恃无恐。

韩愈面对一屋子杀气腾腾的甲士,镇定自若侃侃而谈:你有问题,我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要功名富贵,我告诉你们怎么取得才名正言顺。

韩愈有胆有识有见解,条理分明陈清利弊,真是做思想工作的好手,不仅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还解除了深州的围困,救出了朝廷命宫,安定了镇州局势,堪称史上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的成功范例。

3

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言: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直斗。

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东坡因同星座感慨同遭遇,同病相怜,也真是可爱。

退之在刚性之下也有可爱的一面,看看这首清新的小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的第一首,第二首更具生趣: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作诗的时候是韩愈离世前一年,已56岁,依然有一颗饱满童真的心。

张十八就是张籍,韩愈约他出来踏青,张籍忙于官事,于是韩愈一个人悠哉游哉地在江边转着,感受早春的惊喜,并奉劝说,不要老说工作忙啊没时间,请你忙里偷闲出来看一看,这江边的柳色已经多深了呀。

苏轼高度评价韩愈的同时,也从前辈这里汲取了精神营养,后世的我们,在读他们的诗文著作、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思想的时候,是不是也同样获取了观照当下、积极向上的能量呢。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历史人物解读:刘秀后期怎么了?暴打侍从冤杀丞相

历史人物解读:刘秀后期怎么了?暴打侍从冤杀丞相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光武帝刘秀被誉为史上最完美的皇帝,他身上集中了读书人所有的美德,...

2024-08-06 07:25:00

​历史人物:诸葛恪的生平如何他为什么会被刺杀?

历史人物:诸葛恪的生平如何他为什么会被刺杀? 诸葛恪 203年-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 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时东吴重臣诸葛瑾之子、东吴的权臣和太傅;后迁升为大将军,官至丞相。...

2024-08-06 07:22:46

​魏相为什么对霍家下手?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历史

​魏相为什么对霍家下手?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历史

魏相为什么对霍家下手?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历史 魏相为什么对霍家下手?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接下来跟着有小编一起欣赏。 衣赐履按: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2024-08-06 07:20:31

​金朝曾提出称臣换土地的建议,南宋为什么称臣了却不要回土地

​金朝曾提出称臣换土地的建议,南宋为什么称臣了却不要回土地

金朝曾提出称臣换土地的建议,南宋为什么称臣了却不要回土地 对南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有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南宋,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朝代,在中国的历史上,...

2024-08-06 07:18:16

​为什么说是春申君为秦国扩张战略的调整及完善提供了助力

​为什么说是春申君为秦国扩张战略的调整及完善提供了助力

为什么说是春申君为秦国扩张战略的调整及完善提供了助力 为什么说是春申君为秦国扩张战略的调整及完善提供了助力? 黄歇,即春申君 ,战国四公子之一,他一手促成了秦国对外扩...

2024-08-06 07:16:01

​历史上第一位为国献身的美女是哪位?比西施早2百年历史

历史上第一位为国献身的美女是哪位?比西施早2百年历史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有倾国之姿的西施,原名夷光的浣纱女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和肉体,使得勾践的卧薪...

2024-08-06 07:13:47

​女真人也曾多次击败蒙古铁骑:金王朝末期的辉煌历史

​女真人也曾多次击败蒙古铁骑:金王朝末期的辉煌历史

女真人也曾多次击败蒙古铁骑:金王朝末期的辉煌历史 在一般的史家眼中,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入主中原后,迅速堕落腐化,丧失战力,曾经以2万之众在护步达岗大破辽国70万大军的女...

2024-08-06 01:06:30

​汉朝29位帝王简介 快速了解汉朝四百年历史

汉朝29位帝王简介 快速了解汉朝四百年历史 简介:灭项羽后建立了西汉王朝。 继承了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以儒家思想为主,以法家思想为辅,取消了秦朝的 严刑峻罚 ,废除...

2024-08-06 01:04:15

​古时候太子不是帝王的亲生儿子吗?两人之间为什么会是敌对关系

​古时候太子不是帝王的亲生儿子吗?两人之间为什么会是敌对关系

古时候太子不是帝王的亲生儿子吗?两人之间为什么会是敌对关系 很多人都不了解太子和皇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太子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一直是极其重要的和身...

2024-08-06 01:02:00

​儒家无用之孟子遇见张仪

儒家无用之孟子遇见张仪 论骂街我只服张仪! 张仪与孟子在魏国王府相遇。 孟子当着魏王和众大臣面,羞辱纵横之学,挑起争端。 张仪凭三寸不烂之舌据理力争,并大骂孟子。 其过...

2024-08-06 00:59:46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六位全才帝王:最有才帝王是哪位?历史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六位全才帝王:最有才帝王是哪位?历史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六位全才帝王:最有才帝王是哪位?历史 NO.1 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历史上恤民、节俭、严官少有的开明帝王。 他的律官厚民,官严民宽的统治方法,一直为...

2024-08-06 00:57:31

​雍正对隆科多十分厚爱与仰仗,为什么他最后会被圈禁至死

​雍正对隆科多十分厚爱与仰仗,为什么他最后会被圈禁至死

雍正对隆科多十分厚爱与仰仗,为什么他最后会被圈禁至死 隆科多的故事,有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康熙六十一年 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在此之前表...

2024-08-06 00:55:16

​司马家创建的西晋王朝,为什么会那么短命

​司马家创建的西晋王朝,为什么会那么短命

司马家创建的西晋王朝,为什么会那么短命 司马家创建的西晋王朝,为什么会那么短命? 司马懿隐忍的一生,为后世子孙建立西晋王朝奠定基础。 然而西晋王朝的国祚只有短短的51年...

2024-08-06 00:53:01

​于赓哲:隋唐交替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意味着什么

于赓哲:隋唐交替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意味着什么 隋唐交替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意味着什么?隋炀帝又如何将一个原本强盛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搞到完全崩溃?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教...

2024-08-06 00:50:47

​西周为什么会爆发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又

​西周为什么会爆发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又

西周为什么会爆发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又 共和行政,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 二百零五年后,到公元前841年,周王朝的第十位国...

2024-08-06 00:48:32

​侯景一生充满传奇,为什么最后的下场却很悲惨?

侯景一生充满传奇,为什么最后的下场却很悲惨? 侯景,鲜卑化的羯族人,个不高,跛子,弓马娴熟,擅长策划武装叛乱,先反了老东家高欢,后来又反了江南的和尚皇帝萧衍。 侯景...

2024-08-06 00:46:17

​赵匡胤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儿子而是弟弟

​赵匡胤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儿子而是弟弟

赵匡胤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儿子而是弟弟 你真的了解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何不将皇位传给儿子,而要传给弟弟赵光义吗?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2024-06-18 23:48:06

​魏延如果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蜀汉会发生什么事情

​魏延如果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蜀汉会发生什么事情

魏延如果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蜀汉会发生什么事情 还不知道:魏延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魏延真的成为了诸葛亮的接班人,蜀...

2024-06-18 23:45:51

​刘封武艺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为什么要杀这个义子

刘封武艺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为什么要杀这个义子 对刘封的武功如何?刘备为什么要杀死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作为蜀汉第二代的年轻后...

2024-06-18 23:43:36

​请君入瓮的故事,请君入瓮的历史典故

​请君入瓮的故事,请君入瓮的历史典故

请君入瓮的故事,请君入瓮的历史典故 来俊臣是唐代武则天的一位著名酷吏。据说,当时为了对付那些反对武则天的人,武则天招募了一批心狠手辣的人员并把这些人称之为酷吏。其中...

2024-06-18 23: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