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帮 > 历史 > 正文

​如何看待八王逼宫事件为什么说这是雍正的苦肉计

时间:2024-08-08 05:36

来源:男人帮

点击:

如何看待八王逼宫事件为什么说这是雍正的苦肉计

2023-27  如何看待八王逼宫事件?为何说这是雍正的苦肉计?接下来跟着66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当年一部《雍正王朝》红遍大江南北,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剧中的雍正皇帝被演绎成一位空前绝后的开明君主:关心民生、励精图治!这些并非虚构,哪怕在正史中,雍正八年之前的雍正皇帝也都算得上一个好皇帝,可是,剧中将雍正帝的喜怒无常和近乎残酷的排除异己描绘成不得已而为之,这就有点误导之嫌了。

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正史之间永远都隔着一个喜马拉雅山,太认真的话,咱们就输了 《雍正王朝》的剧情衔接和人物演绎都可圈可点。

在剧中,雍正帝虽然多次身陷绝境,但是,毕竟是主角,吉人自有天相,每每遇到困难,也总能化险为夷。

在前期,有圣明的康熙帝庇护;到了后期,又有一群良臣辅佐,总体来说,也算是波澜不惊。

可是,八王一党推翻雍正的野心从未消失,时不时就会在背后制造一些麻烦出来,而到了八王逼宫时,双方彻底撕破脸。

八爷党孤注一掷,要么鱼死、要么网破,这应该也是剧中最有威胁的一次,如果不是病恹恹的老十三突然出手,雍正帝还真可能就被逼下台了。

这是大家的第一感官,可如果仔细分析当时的情节,就会发现,八王逼宫也许只是雍正的一场苦肉计而已 逆向思维 为什么这么说?咱们反其道而行,先来看这场政变的最终结果:八王一党尽数被灭!这是什么概念?这是雍正帝做梦都能笑醒的概念。

从雍正帝继位那一夜开始,雍正和八爷等人之间的关系就剑拔弩张。

康熙帝去世时,如果不是老十三及时复出、控制了军营,雍正帝能否坐上那个皇位还真不好说,连处事不惊的张廷玉在得知十三爷控制军营后才长长松了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可见当时的形势是十分危急的。

按说,雍正帝登基之后完全可以处决这几位不尊遗诏的皇子,可雍正帝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因为通过遗诏之争,他明白八爷党一派盘根错节,党羽众多,稍有不慎,可以就会危及到自己的统治,与其打压,不如安抚。

于是,总理王大臣的帽子就赐给了老八,在一些政事的处理上,雍正对于老八的信任甚至比老十三还多。

然而,这一切都是一种笼络手段而已,属于暂时性的。

雍正帝知道有这么个八爷党,但他实在不知道到底都有谁是八爷党的人,怎样才能让这些人全部浮出水面、将其一网打尽呢?康熙时期的最大动荡——推举太子,无疑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康熙第一次废除太子后,各方势力都是蠢蠢欲动,康熙顺水推舟,当时利用推举新太子的借口,抛砖引玉,将包括大学士佟国维在内的不少八爷党人一并消除,为下一任铺路的同时,也已经将老八排除在皇位之外。

如果把这场动荡看做是一场钓鱼的话,那饵就是太子之位,那是皇位继承人,份量是真大,所以,才有那么多人铤而走险、自愿上钩。

如今雍正同样想把八爷党一网打尽,可他却没有太子位可供操作,那什么才能让八爷等人再次奋不顾身、孤注一掷一把呢?皇位!这个饵的份量比太子之位还要大,足以激发人们的所有野心。

所以,当八爷等人建议关外王爷入京觐见的时候,雍正帝察觉到时机的来临,已经在悄无声息中布好了这个局。

如果这些还不算,再看看这个镜头:一向稳重的张廷玉听说关外王爷带兵入京时还专门提醒雍正:他们都带了不少兵马,换在以前,雍正帝肯定会格外留意这个警示,可这次,雍正轻描淡写那是我同意的,言外之意就是——一切尽在掌握! 亲信的特殊安排 另外,我们看一下雍正对另外几个重要人物的安排: 其一:弘历 弘历当时已经是雍正帝心里的接班人,连弘时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早早就闭门谢客,准备远离皇位之争,只可惜,他八叔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再以自身处境为警示,才劝得弘时重新加入到争斗的行列,而且,弘时还在老八命人接管西山大营、丰台大营时扮演了重要角色。

可以说,弘时是直接参与八爷主导的这场政变 按照惯例,像关外王爷悉数进京议事这种大事,作为储君的弘历绝对应该参与,而此时的弘历呢?他被雍正远远派到地方去探查民情,这个不寻常的举动也表明雍正在剧中的一句话多少骂名,都由我来背。

看来,当时的雍正已经决定动手了,所以,故意找个理由支开了弘历; 其二:十三爷 十三爷当时身体并不好,但是他在雍正帝的权利中枢中还是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关外王爷们集体觐见,哪能缺了十三爷在场?而雍正帝邪了门,破天荒地在十三爷不在场的情况下就开始与众位王爷探讨新政的实施,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这场讨论,雍正像是要把十三爷排除在外 另外,当弘昼向雍正说明老十三临时掉头的时候,雍正帝十分关切,一连问了好几句你十三叔呢?、要不要紧?等话,后来又说该不会被挟持了吧?表面看,这是对老十三的关心,其实,雍正是害怕老十三的介入会打乱他的全盘计划,也许是在担心老八他们会拿老十三来要挟雍正,毕竟雍正和老十三的身后情意绝非他人可比 那为什么要避开老十三呢?雍正帝曾经说过,十三爷的府中到处都是别人的眼线,所以,这件事要想一瞒到底就必须绕开老十三! 如果说支走弘历是为了一个人背锅的话,那瞒着十三爷除了保密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老十三是个性情中人,素有侠王的称号,而且老十三向来反对兄弟相残,即使在太子被废之时,他也不离不弃,说明他对众兄弟还是有感情的,如果他到时开口求情,会给雍正徒增不少麻烦。

图里琛放线 在把弘历和老十三这两个人都排除在外之后,雍正帝就可以实施自己的钓鱼计划了,但是这根鱼线由谁抛出去呢?图里琛! 千万别小看这个五大三粗的侍卫,当时的侍卫分为很多种,图里琛能做到最牛掰的御前侍卫统领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尤其在朝代更迭后,往往会出现一朝皇帝一朝臣的现象,可图里琛呢?在康熙帝去世之后,依然是雍正皇帝身边的红人。

你说他属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谁也不信!看完下面这两件事,我们可能还得给图里琛大大一个服字 事件一: 康熙帝准备废太子时心情郁闷,晚上让图里琛和李德全等人陪着散步,不想,在鹿场撞破了太子和郑春华的丑事。

当时咱们的土统领在哪?他装作尿急躲一边去了,结果,本该他挨的那个耳光打在了另外一个侍卫的脸上; 事件二: 雍正帝派田文镜到山西查诺敏的账目,知道文官出身的田文镜未必是诺敏的对手,于是派了图里琛去协助。

后来诺敏情急之下抓狂暴走,让府兵闯入,以为会迫使图里琛就范。

没想到图里琛直接扒去衣服、露出在战场上留下的刀疤,声色俱厉,才震慑了诺敏; 从这几件事就可以看出,图里琛不仅不是粗人,俨然一个小型老狐狸般的存在,要文能文、要武能武,鬼着呢!长期的御前生涯让他对宫中所有风吹草动都极为敏感,试问,这么一个人,怎么会在雍正帝发火的时候才去报告御林军都被隆中堂步兵统领衙门的人给换了呢?面对众多真刀真枪他都没怕过,如今面对隆科多,他真的怕了?不可能,这种失误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已经得到雍正的授意;而他在众人面前的失误报告也只不过是为了让八爷等人放松警惕、继续深入逼宫程度而已。

逼的越狠,雍正就有足够的理由来兴师问罪。

无心插柳 在这段,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人,那就是以前坚决赞同八王议政,但是当八爷等人开始发难的时候就开始沉默不语的睿亲王。

相比其他人的咄咄逼人,睿亲王始终都是静观其变,没有发表任何不当言论,而后来,在八爷等人逼的正欢的时候,雍正还特意点名表扬了睿亲王,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 先思着,一会评述 八爷等人逼宫的过程中,有个很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对雍正的态度。

拿八爷来说,刚开始一直静坐,看其他人指责雍正;后来坐不住了,也要说话,可雍正不让他说,他却宁可跪下也要说。

结果,雍正让图里琛调御林军前来,图里琛说御林军都被隆科多给换了。

这时,八爷不跪了,而是挺直了腰板说话,并且还不断质问雍正帝。

起初,是因为没有十足把握,现在从图里琛嘴里得到证实,也许八爷觉得胜券在握了,就一扫刚开始的低调,变得高调起来。

宫内宫外的军队都已经掌握,雍正下台也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可这时老十三又回来了,不但接管了军营,还把他们安插的统领都给抓了。

这情形和当年遗诏风波时的情形何其相似,力挽狂澜的依然是老十三 结语 如果单从剧情来看,老十三的介入才是雍正的救命稻草,可是我们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八爷亲口提出要执行八王议政时,雍正的那句话你们真以为这样就能逼朕就范吗?,之后,由于张廷玉的出场让大家忽略了这个细节,现在想想,雍正在那种情况下还能说出这句话,难道不是在暗示老八他们吗?雍正还说如果十三弟有什么三长两短,你们将自绝于天,这也许是对八爷等人最后的警告了 如果把睿亲王的前后不一、图里琛的反常失误、雍正的临危不乱综合起来的话,那就只有一种可能——睿亲王已经提前将一切计划告知了雍正,而雍正也完全做好了应对准备。

雍正刚开始的惊慌只是在演戏,为的就是让总是躲在幕后的老八现身。

果不其然,一直按捺的老八在图里琛说出失职后,也开始飘了,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进行训话,至此,八王一党几乎全部浮出水面,雍正的目的已经达到,该收网了,只不过,收网的人从雍正变成了十三爷。

所以说,八王逼宫只不过是雍正为了彻底清除八爷党而自导自演的一场苦肉计而已,也许,从八爷提出关外亲王觐见时,雍正已经布好一个局,待君入瓮!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

​诸葛亮南征的时候诸葛亮最远打到什么地方

​诸葛亮南征的时候诸葛亮最远打到什么地方

诸葛亮南征的时候诸葛亮最远打到什么地方 还不知道:诸葛亮南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史称南中平定战。 在诸葛亮攻...

2024-08-08 05:34:34

​撒削弱之战,明军占据兵力优势,为什么最后会失败

撒削弱之战,明军占据兵力优势,为什么最后会失败 每当一提起撒削弱之战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明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战役爆发,...

2024-08-08 05:32:19

​历史人物解读: 关羽水淹七军后为什么于禁备受非议 最后羞愧而死

​历史人物解读: 关羽水淹七军后为什么于禁备受非议 最后羞愧而死

历史人物解读: 关羽水淹七军后为什么于禁备受非议 最后羞愧而死 还不知道:关羽水淹七军后于禁备受非议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今天我们来聊聊...

2024-08-07 20:22:30

​谢道韫与王凝之的婚姻生活如何他们相配吗?

​谢道韫与王凝之的婚姻生活如何他们相配吗?

谢道韫与王凝之的婚姻生活如何他们相配吗? 谢道韫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有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谢安在雪夜见识了亲侄女谢道韫的才华后,寻思着一定要为她找到一个...

2024-08-07 20:20:15

​历史人物:古时候六部尚书之中工部为什么被人看不起看看他们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古时候六部尚书之中工部为什么被人看不起看看他们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古时候六部尚书之中工部为什么被人看不起看看他们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对古代工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最近几年,古装剧是越来越火,...

2024-08-07 20:18:00

​关于正冈子规的评价如何?正冈子规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历史

​关于正冈子规的评价如何?正冈子规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历史

关于正冈子规的评价如何?正冈子规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历史 读了很多的俳谐,俳句。 最喜欢的就是正冈子规,就是这位12岁写出【一声孤月下,啼血不可闻,关夜空欹枕,故乡万里云。...

2024-08-07 20:15:45

​韩信那么厉害,刘邦为啥不让韩信正面刚项羽,而是自己硬抗项羽

​韩信那么厉害,刘邦为啥不让韩信正面刚项羽,而是自己硬抗项羽

韩信那么厉害,刘邦为啥不让韩信正面刚项羽,而是自己硬抗项羽 楚汉相争结束后的汉六年,刘邦在洛阳南宫白酒设宴。 宴席间,刘邦与大家共同探讨了项负刘胜的原因,诸臣讲,主...

2024-08-07 20:13:31

​古时候帝王为什么不喜欢让漂亮宫女伺候?

​古时候帝王为什么不喜欢让漂亮宫女伺候?

古时候帝王为什么不喜欢让漂亮宫女伺候?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最高的统治者就是皇帝,皇帝拥有着最高的权利,也享受着最好的待遇。 众所周知,皇帝是有着自己的三宫六院的...

2024-08-07 20:11:16

​曾经的四大名镇之一,当年如此辉煌,为什么会衰败的这么严重?历史

​曾经的四大名镇之一,当年如此辉煌,为什么会衰败的这么严重?历史

曾经的四大名镇之一,当年如此辉煌,为什么会衰败的这么严重?历史 在明清时期,中国有四大名镇,它们分别是江西的景德镇、广东的佛山镇、湖北的汉口镇、河南的朱仙镇。 现在...

2024-08-07 20:09:01

​伯禽治国颇有才能,为什么还是有人预测要被齐国超越?历史

​伯禽治国颇有才能,为什么还是有人预测要被齐国超越?历史

伯禽治国颇有才能,为什么还是有人预测要被齐国超越?历史 由于自己还要在朝廷里面辅佐君主,周公就让他的儿子去鲁国接受封地。 临走之前嘱咐儿子说,我的身份已经跟高贵了,...

2024-08-07 20:06:46

​沙僧原型是什么妖怪?历史

沙僧原型是什么妖怪?历史 沙僧原本并不是妖,他是天庭卷帘大将,但因触犯天条被贬入凡间,此后成为了一个食人的妖怪。 那沙僧原型究竟是什么妖呢?最几年有很多关于西游的作...

2024-08-07 20:04:32

​历史人物:蜀汉后期为什么会出现人才危机是由哪些真相导致的

​历史人物:蜀汉后期为什么会出现人才危机是由哪些真相导致的

历史人物:蜀汉后期为什么会出现人才危机是由哪些真相导致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蜀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朋友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疑问,为什么在...

2024-08-07 20:02:17

​历史人物 :古时候长枪末端安一个枪纂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 :古时候长枪末端安一个枪纂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 :古时候长枪末端安一个枪纂是因为什么 枪,又称矛,是冷兵器时代的最常用的主战兵器之一。 在数千年的古代军事史上,众多的兵器不停地随着时代变迁诞生、变化、消亡...

2024-08-07 09:39:11

​秦国能够灭六国一统天下六国联合为什么打不过秦国

秦国能够灭六国一统天下六国联合为什么打不过秦国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国和六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虽地处西陲,但它的王族可是中原人,其祖先伯益跟随过大...

2024-08-07 09:36:57

​蟒袍是一种什么服饰?清朝官员一般在何时才会穿蟒袍?历史

​蟒袍是一种什么服饰?清朝官员一般在何时才会穿蟒袍?历史

蟒袍是一种什么服饰?清朝官员一般在何时才会穿蟒袍?历史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蟒袍是一种规格比较高的服饰,一般平民老百姓是不可能有机会能穿这种衣服的,当然它的地位也那...

2024-08-07 09:34:42

​历史人物解读:6岁的顺治与34岁的长子,为什么是顺治即位?

​历史人物解读:6岁的顺治与34岁的长子,为什么是顺治即位?

历史人物解读:6岁的顺治与34岁的长子,为什么是顺治即位?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皇太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皇太极是大清的开国皇帝,在位17年,1643年8月9日,在...

2024-08-07 09:32:27

​甲午战争中临阵逃跑的将领是哪位

甲午战争中临阵逃跑的将领是哪位 甲午海战之前,清廷曾花费二十余年时间经营海军。 就经费方面来讲,清政府投入海军的经费一点也不比当时日本的投入少。 来揭秘吧考察得知日本...

2024-08-07 09:30:13

​尉迟恭怎么牺牲的尉迟恭鞭毁人亡的真相是

​尉迟恭怎么牺牲的尉迟恭鞭毁人亡的真相是

尉迟恭怎么牺牲的尉迟恭鞭毁人亡的真相是 正文 尉迟恭怎么牺牲的 尉迟恭鞭毁人亡的原因是2023-31 14:04发发网编辑:洋洋尉迟恭是唐朝名将之一,跟随李世民东征西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4-08-07 09:27:58

​历史人物:为什么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 改造,而是选择宁古塔?

历史人物:为什么不把罪犯流放到其他地方 改造,而是选择宁古塔? 在许多清朝历史剧中,常会听到不同时期、不同皇帝动怒时的一句经典台词: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

2024-08-07 09:25:43

​历史人物:蒙古铁骑实力超群,他们一生只败过两次战役

​历史人物:蒙古铁骑实力超群,他们一生只败过两次战役

历史人物:蒙古铁骑实力超群,他们一生只败过两次战役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成吉思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其在...

2024-08-07 09: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