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校园招聘,启动!
2024-09-10 03:11:46
打败斯大林,取代邓尼金,成为白卫军新领袖的弗兰格尔,结局如何
1920年3月,俄国白卫军领袖邓尼金将指挥权交给了弗兰格尔,此人曾在察尔津大败斯大林,在白卫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当初白军进攻莫斯科的时候,邓尼金没有听从弗兰格尔的意见,否则苏联红军是否能够建立政权也是一个未知数。
白卫军在弗兰格尔的指挥下一度所向披靡,他也成为了苏联红军的头号强敌,然而到了弗兰格尔掌权时,白卫军已经日薄西山。
后来弗兰格尔带领白卫军残部退到了土耳其,一度试图联合国内外势力继续向苏联红军发起进攻,结果却在1928年离奇死亡。
弗兰格尔曾经有过哪些高光时刻?最终又落得怎么样的结局?
弗兰格尔虽然是俄国人,但他祖上却是赫赫有名的日耳曼条顿骑士团,因此弗兰格尔家族在沙俄有着崇高的地位。
弗兰格尔的父亲是沙俄时期的高官,其出色的能力获得了沙皇的认可,于是就获得了俄国一座金矿的经营权,可以说弗兰格尔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弗兰格尔遗传了家族良好的军事基因,因此他在成年之后就加入了沙俄军队,并于1902年跟随大部队踏上了日俄战场。
弗兰格尔打仗有勇有谋,不仅在日俄战场上打了不少胜仗,还积累了大量的军事经验,成为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一战爆发之后,弗兰格尔指挥部队与奥匈帝国交手,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少将军衔。
由于弗兰格尔喜欢穿黑色的少将军服,再加上他出身名门的身份,因此弗兰格尔获得了“黑男爵”的称号,此时的他已经在军中小有名气了。
然而他的这一切都与沙俄帝国密不可分,随着沙俄被推翻,弗兰格尔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二月革命之后沙俄帝国被推翻,当时沙俄军队中有不少的军官摇身一变就成为了临时政府的军官,但是弗兰格尔拒绝投靠临时政府。
弗兰格尔的家族“世受国恩”,他不愿意为临时政府效力,于是就离开军队回到了雅尔塔别墅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苏维埃政权取代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像弗兰格尔这样的旧贵族自然成了革命的对象。
很快弗兰格尔就被逮捕,不过他的军衔并不是很高,因此关了不久之后就被释放了出来,但是他的家族却早已今非昔比。
面对这样的情况,弗兰格尔十分渴望能够复辟沙俄,于是就迁居到了基辅等待时机,因为这里还不属于苏维埃政权的管辖。
当时的乌克兰被德奥军队占领,德国人击败了资产阶级建立的“中央拉达”,并扶植了斯科罗帕茨基建立伪政权。
此人和弗兰格尔一样是一个旧贵族,而且两人曾经还是战友,因此他在建立伪政权之后给了弗兰格尔一份工作。
不过弗兰格尔对这个伪政权并没有什么好感,他反而对南俄的一支武装力量十分感兴趣,这就是邓尼金领导下的白卫军。
邓尼金曾经也是沙俄军官,沙俄倒台之后他就转投临时政府,结果因为一场兵变被捕入狱。
十月革命爆发之后,邓尼金成功越狱一路南逃到了南俄地区,并在这里组织起了一支军队。
由于邓尼金的目标是消灭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因此很多旧势力和资产阶级都前来投靠他,而协约国也与苏维埃存在敌对关系,因此也开始大力扶持邓尼金的势力。
与此同时,当时在沙俄军队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也组建了一支白卫军,还在东线成立了一个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分庭抗礼,邓尼金也予以了承认。
1918年高尔察克组建起了一支15万人的部队,打算次年从东一直往西进攻。
在弗兰格尔看来,南部和东部都有白卫军的势力,而且红军的武器装备的军事实力都远不如白军,再加上白卫军的主张和组成人员都与自己十分类似。
于是弗兰格尔就果断辞掉了伪政权的职务,决心在乌克兰加入南俄的白卫军,以实现复辟沙俄的理想。
邓尼金得知弗兰格尔的到来十分高兴,毕竟“黑男爵”的名声在军中也广为流传,于是就让他当了白卫军的师长。
很快弗兰格尔就迎来了上升的机会,一战结束之后乌克兰的德军开始撤离,中央拉达很快就开始组织力量推翻伪政权。
结果苏联红军来到了乌克兰,并向基辅发起了总攻,随后在当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在邓尼金和弗兰格尔的领导下,白卫军很快就击败了红军,并占领了乌克兰四分之三的领土。
弗兰格尔一战成名,很快就成为了仅次于邓尼金的白卫军指挥官。
然而不久之后弗兰格尔却遭到了邓尼金的打压,那么之后他是如何取代邓尼金成为白卫军领袖?
1919年白卫军成功在乌克兰击败红军,邓尼金打算趁着士气高涨一举拿下莫斯科,就在此时弗兰格尔与邓尼金爆发了严重的分歧。
在弗兰格尔看来,部队刚刚经历完一场大战,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再长途跋涉地进攻莫斯科恐怕不太合适。
弗兰格尔建议邓尼金先攻打斯大林驻守的察里津,因为那里不仅距离更近,而且高尔察克就在察里津附近。
一旦成功拿下察里津,就可以与高尔察克的东线白卫军合兵一处,届时再一起攻打莫斯科将会更有把握。
弗兰格尔的建议获得了许多高级军官的认可,但是邓尼金却否决了他的意见,弗兰格尔决定瞒着邓尼金偷偷用兵。
他私自指挥一支部队奇袭察里津,当时斯大林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弗兰格尔的部队就已经兵临城下,经过一番血战弗兰格尔成功击败了斯大林。
经此一战弗兰格尔在军中的威望达到了顶峰,邓尼金眼看自己的位置受到威胁,立刻就以违抗军令为由打压弗兰格尔,并且不让他与高尔察克的部队进行接触。
当时高尔察克的部队正在被红军包围,正是需要救援的时候,结果邓尼金却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机。
最终高尔察克战败,无奈只能够撤回东线,两支白卫军失去了合兵一处的机会,这也为白卫军之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功高震主的弗兰格尔遭到邓尼金的驱逐,无奈之下弗兰格尔只能够去到君士坦丁堡,随后邓尼金就一路挥师北上。
邓尼金一路打到了图拉,这里不仅是红军的战略要地,而且距离莫斯科仅有200公里。
正当邓尼金准备发起总攻的时候,后方的运输线路受到了乌克兰当地的马赫诺黑军进攻,而且黑军还截断了邓尼金的退路。
南俄白卫军瞬间陷入了前后夹击的局面,在红军和黑军的进攻下,邓尼金被迫退到了克里米亚。
随后红军和黑军一举拿下了乌克兰,兵败如山倒的南俄白卫军内部开始反对邓尼金,他们认为失败是邓尼金造成的,当初就应该听弗兰格尔的建议。
此时南俄白卫军陷入了困境,在红军的不断进攻下,白卫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
1920年3月20日,邓尼金迫于重重压力开始为自己谋划退路,他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上帝的不庇护,并召开了紧急军事委员会商讨权力交接事宜。
邓尼金承诺自己会将所有权力交给新推选出来的南俄白卫军首领,一众将领在会议上要求邓尼金自己辞职,并且要求他自己选择一个继承人。
不过邓尼金并没有接受这个提议,他坚持要用选举的方式选择下一个军队领导人。
经过众人的投票,最终选择了此前遭到邓尼金打压的弗兰格尔作为南俄白卫军的新领袖,其实大家心里面早已经认定了弗兰格尔。
此前之所以会反对采用投票选举的方式,坚持由邓尼金亲自指定,是因为弗兰格尔此前曾受到邓尼金的打压,这其实就是在打邓尼金的脸。
确定了弗兰格尔作为接班人之后,邓尼金不得不将弗兰格尔从君士坦丁堡召回,自己则黯然退出白卫军。
3月22日,邓尼金正式宣布辞职,然后登上了前往奥斯曼的英国军舰,邓尼金由此结束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弗兰格尔也在这一天登上了这艘英国军舰,从君士坦丁堡回到了俄罗斯,并宣布自己就任南俄白卫军的最高领导人。
此前弗兰格尔击败斯大林,现在又成功取代了邓尼金,弗兰格尔迎来了自己军事生涯的巅峰。
然而邓尼金留给弗兰格尔的却是一个烫手山芋,不仅要面临红军的外部威胁,还要处理白卫军内部的分裂、投降势力。
弗兰格尔能否在如此困境中力挽狂澜?他的最终结局又是怎么样?
弗兰格尔上任之际,白卫军的地盘仅剩下一个克里米亚半岛,因此他的首要任务不是如何挥师北上,而是要想办法保住白卫军不被红军消灭。
弗兰格尔不愧是南俄白卫军中的名将,他在取代邓尼金之后很快就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
由于进攻俄罗斯时遭遇了惨败,此时的南俄白卫军已经成了一盘散沙,因此弗兰格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整军队。
在极短的时间里,弗兰格尔就成功打造出了一支4万余人的精锐部队,同时还组建了黑海舰队以及亚速海舰队。
区别于邓尼金,弗兰格尔不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认为政治手段在内战中同样重要。
弗兰格尔清楚地意识到,如果白卫军就是一支复辟旧制度的军队,那么他们将不会获得工农阶级的支持,更不可能推翻苏维埃政府。
于是弗兰格尔尝试在土地方面进行改革,希望以此获得工农阶级的支持,然而弗兰格尔已经晚了一步了。
相比于苏维埃政权的改革,弗兰格尔的努力显得过于渺小,农民并没有被这些改革所吸引,也不愿意支持反动的白卫军。
不仅如此,弗兰格尔的改革还遭到了大地主的反对,他们与改革人员对抗的同时还四处散布谣言,声称这些改革都是假的。
结果弗兰格尔的努力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遭到了农民和地主两方的共同反对,前线的农民由于沉重的粮食负担,甚至还敌视白卫军。
改革的失败并不影响弗兰格尔的对外扩张,他趁着波兰入侵苏俄的机会,开始向北塔夫里达地区进军。
因为这里是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区,南俄白卫军有了粮食就能够稳定内部的局势,同时还能够换取国外的支援改善军队。
1920年5月21日,弗兰格尔下令对北塔夫里达发动进攻,并于3天之后成功占领了目标地区。
攻占北塔夫里达极大地提升了南俄白卫军的士气,弗兰格尔终于得以在大陆有了一片根据地,正当他准备继续扩张的时候,前线传来了波兰战败的消息。
英法担心红军会全面占领波兰,于是在8月找到了弗兰格尔,要求他立刻率军北上进攻红军,以缓解波兰前线的压力。
英法首次承认了南俄白卫军政府,并且愿意为其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于是弗兰格尔就打算一鼓作气向北进军。
然而此时苏维埃政府已经将南俄白卫军视为头号敌人,并且动员了3万多红军投入到对白卫军的战斗当中,武器装备更是有了极大地提升。
9月20日,苏维埃政府任命名将伏龙芝担任南方面军总司令,此时红军对白卫军已经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在伏龙芝的指挥下,红军一路势如破竹,并于10月26日对克里米亚发起了总攻。
此时的弗兰格尔的失败已成定局,11月12日红军就攻入了克里米亚半岛,3天之后弗兰格尔带领白卫军的5万残军撤离到了君士坦丁堡。
红军彻底解放了整个南俄罗斯,虽然还有少部分白卫军的残余势力在各地方活动,但是这些小势力成不了什么气候。
弗兰格尔在国外流亡期间,与其他白卫军的领导人组成了反苏联盟,继续领导各地白俄残余势力进行反苏活动。
过了几年之后,苏维埃的政权已经十分稳固,弗兰格尔也知道继续抗争下去也是没有意义的,于是就定居比利时做了一名工程师。
虽然弗兰格尔已经隐退,但是他在白俄世界中依旧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苏联方面一直都对弗兰格尔十分忌惮。
直到1928年,弗兰格尔突然死于肺结核,由于病情的突发性和严重性,弗兰格尔的家人怀疑是苏联方面做的手脚。
不过弗兰格尔的死并没有其他直接的证据,这些都不过只是猜测,但他复辟沙俄的理想则与他一起进入了历史的长河。
虽然弗兰格尔站在了历史洪流的对立面,但是不可否认他是一名杰出的将领,假如当初邓尼金能够听从他的建议,或许真的能够改变历史的发展。
在弗兰格尔掌权之后,即便是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依旧带领白卫军成为苏维埃政府的头号强敌。
然而白卫军终究是一支维护旧势力的军队,他们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这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弗兰格尔曾经一度力挽狂澜,但终究无法阻止历史的洪流,不过他却用自己的能力在俄国内战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的白卫军 ————基于俄罗斯解密档案文献的研究
2024-09-10 03:11:46
2024-09-10 03:09:34
2024-09-10 03:07:21
2024-09-10 03:05:08
2024-09-10 03:02:55
2024-09-10 03:00:42
2024-09-10 02:58:29
2024-09-10 02:56:16
2024-09-10 02:54:03
2024-09-10 02:51:50
2024-09-10 02:49:37
2024-09-10 02:47:25
2024-09-10 02:45:12
2024-09-10 02:42:59
2024-09-10 02:40:46
2024-09-10 02:38:33
2024-09-10 02:36:20
2024-09-10 02:34:07
2024-09-10 02:31:54
2024-09-10 02:29:41